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战略性看多经济和资本市场

关键词:政策,经济,货币,融资,同比,信贷,金融,市场,财政,企业

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少减638亿元、大幅多增8717亿元、大幅少增2941亿元

意见领袖丨任泽平团队

战略性看多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

我们判断,事情正在起变化,否极泰来,曙光乍现,投资者可以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和资本市场适度乐观些。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过去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主要是四大因素:美联储强力加息收紧货币、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不振。

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这四大因素均在边际改善:

1、美联储加息放缓,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这对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和黄金是重大方向性利好。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50个bp,是连续四个月加息75bp后的首次放缓,主因是美国经济和通胀放缓。

2、防疫措施科学优化,经济活动全面放开,经济逐步恢复正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重大信号,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3、房地产重回支柱行业地位,困境反转可期。近期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先后出台政策,稳楼市“三箭齐发”,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等三大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从保交楼到保房企三好生,房地产迎来了困境反转的政策拐点。未来通过降低房贷利率、首付比、放松限购等,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

4、民营经济和平台经济信心逐步提振。国家政策明确提出,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推出“绿灯”投资案例,规范和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为创新和就业作出贡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召开,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珍惜历史性低谷期的黄金般估值,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们在2020年初倡导“新基建、新能源”,11月提出“否极泰来,事情正在起变化”。

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是该全力拼经济了。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各种问题和风险就会暴露甚至激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如果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

底部靠信仰,顶部靠理智。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致富,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和她站在一起。

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降准降息可期——解读12月金融数据

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前值10%。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1万亿人民币,前值1.9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人民币,前值 1.21万亿元。M2货币供应同比11.8%,前值12.4%。

1、2022年12月金融数据主要特点:降准降息和企业融资需求回暖可期

12月存量社融同比降至10%以下,为有记录以来低点,主因去年高基数,经济正在走出低谷,政策正在加油。

政策空间正在打开: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放缓,美元放缓,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资金回流。从内部看,疫情放开,经济活动恢复;房地产方面,央行、银保监会延续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鼓励民营经济、平台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建议出台一揽子大规模扩大内需的经济复苏计划,包括上调赤字率、降准降息、发放消费券、发力新基建新能源等;出台实质性措施大力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对民营经济实施“法无禁止即可为”的产权保护和法治;尽快取消全国范围内的限购限贷等收紧政策;对内释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释放加大市场化开放的重大信号,等等。相信经过改革开放和一揽子政策落地,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具体来看:

1)12月存量社融增速9.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为有记录以来低点。新增社融大幅少增,需要政策空中加油,助力宽信用。结构层面,政府债和企业债仍为拖累项,表外融资和信贷对社融形成支撑。

2)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11.1%,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多增,以票冲贷现象减少。受线下消费场景限制,居民短贷多减。居民中长期贷款少增,但少增态势较上月转弱。

3)M2、M1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继续走阔,实体经济活跃度进一步下降。

4)回顾2022年经济金融形势,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强政策和弱现实的博弈,信用难宽,社融一波三折;二是主要支撑来自政府加杠杆,包括财政前置、基建高增、政策性银行发力,刺激企业信贷规模扩张;三是主要拖累来自需求不振,供应链受阻、线下消费场景受限、收入和就业预期不确定等综合因素影响,企业和居民等市场主体的风险偏好降低,融资需求疲弱。货币宽松释放的资金淤积在金融体系内,形成“堰塞湖效应”,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宽信用受阻。

5)展望2023年,货币政策重心在稳增长,“精准有力”,政策空间打开。国内通胀温和、美国加息节奏放缓,货币宽松空间打开,发力稳增长。货币政策强调 “精准有力”,重点是降成本、稳地产、扩消费。总量层面,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前置、信贷开门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层面,加大对民营经济、新市民、服务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

2、12月存量社融增速9.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增社融大幅少增,需要政策空中加油

12月存量社融规模344.21万亿元,同比增长9.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3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1.05万亿元,主因去年底财政发力形成高基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和银保监会均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稳经济、降成本、扩消费、稳地产,提振市场信心。

从社融结构来看,拖累项是政府债和企业债,支撑项是表外融资和信贷。

1)社融口径信贷多增。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354亿元,同比多增4004亿元。12.5降准落地,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以票冲贷现象较去年大幅减少。

2)表外融资同比大幅少减。12月表外融资减少1418亿元,同比少减4970亿元。其中,新增未贴现票据减少552亿元,同比少减867亿元。新增信托贷款减少764亿元,同比大幅少减3789亿元,“保交楼”借款带动信托融资,叠加到期规模减少,信托净融资同比大幅少减。委托贷款减少102亿元,同比少减314亿元。或因前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阶段性收尾,委托贷款对社融的支撑不及8-10月。

3)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少增。12月政府债净融资2781亿元,同比大幅少增8893亿元。受财政发力节奏错位影响,2021年12月政府债净融资达到年内和历史同期峰值,2022年12月政府债融资同比大幅少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2023年预计适度提高赤字率、专项债规模。

4)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同比大幅多减,股票融资少增。新增直接融资减少1224亿元,同比多减5466亿元。12月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2709亿元,同比大幅多减4876亿元,11月以来债市调整,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上升。12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下行,但仍处高位,带动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扩大。12月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券突破千亿规模,占全年取消总金融的40%。12月新增股票融资1485亿元,同比少增590亿元。

3、信贷小幅修复,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居民端拖累边际减轻

总量上,12月金融机构口径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11.1%,高于前值0.1个百分点。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元,同比多增2700亿元。降准落地、地产政策放松,政策端释放积极信号,带动实体融资需求有所改善。

结构上,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多增,以票冲贷现象减少。12月新增企业贷款12637亿元,同比多增6017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少减638亿元、大幅多增8717亿元、大幅少增2941亿元。12月1年期国股转贴现票据利率整体在1.1%-1.6%区间,票据冲量需求降低。实体融资需求修复和稳增长政策续力,有望带动1月信贷开门红。

居民贷款方面,短期贷款多减、中长期贷款拖累边际减轻。12月新增居民贷款1753亿元,同比少增1963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同比多减270亿元。居民线下活动受到疫情暂时性抑制,12月服务业PMI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12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1865亿元,同比少增1693亿元,连续8个月少增,但少增幅度较上月转弱。1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面积月均同比分别为-26.3%和-20.7%,较上月分别上升3.3和4.1个百分点。居民购房信心和能力仍待继续恢复,市场仍处筑底阶段。

近期,央行、银保监会延续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座谈会,提出“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加大信贷对房地产的支持。房地产政策底已现,静待市场底回暖,今年小阳春可期。

4、M2、M1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继续走阔,未来实体经济活跃度有望提升

12月M2同比增速11.8%,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同比维持高位增长。近期以来,政策多举并施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配合,并坚持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适度靠前发力,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从结构来看,1)企业存款增加824亿元,同比大幅少增12846亿元。居民存款增加28903亿元,同比延续多增10011亿元,创历年同期新高。居民超额储蓄现象的出现,主要受消费场景受限、理财产品赚钱效应不佳、房地产销售低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导致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回流不畅,导致企业存款大幅少增。2)财政存款减少10857亿元,同比多减555亿元,季末通常为财政支出大月。3)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5328亿元,同比多减1485亿元。一般来说,银行为应对季末考核,会将理财转化为一般存款,本月叠加债市调整风波、银行理财破净,非银存款减少。

12月M1同比增速3.7%,延续回落0.9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持续扩大。12月份防控政策调整,短期冲击线下经济,导致实体经济活跃度下降,且今年以来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导致M2与M1增速持续背离。未来随着经济恢复,企业融资需求将逐步改善。

5、展望2023年,战略看多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货币政策重心在稳增长,降准降息空间打开

一是全力拼经济。过去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四大因素均在边际改善: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货币宽松和稳增长政策空间打开。但要做好充足准备和应对,全力拼经济,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二是总基调保持稳健宽松,一季度是货币宽松的窗口期。从基本面看,需要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从海外来看,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衰退,美国通胀见顶,加息节奏放缓,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可控。从通胀来看,此前支撑CPI的猪肉价格在保供稳价作用下回落,且5月以来猪产能有所恢复,预计后续通胀温和、甚至有通缩风险。从政策导向看,中央经济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四季度例会提及“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 。

三是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

总量层面,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前置、信贷开门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预计提高赤字率、中央政府加杠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政策性金融工具配合专项债资金,支持基建等项目建设。2022年11月部分省份已提前下达2023年专项债额度,财政前置,需要联动货币政策倾斜支持;银行蓄力信贷“开门红”,加之春节期间取现需求旺盛,加大信贷投放有利于对冲短期资金面缺口。

央行2023年工作会议、郭树清接受新华社采访均释放政策信号,货币金融政策围绕稳经济、降成本、扩消费、稳地产等重点领域展开,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增量政策可期,例如降准降息、提高赤字率和专项债额度、发放消费券、松绑一二线城市地产限购限贷政策等。

结构层面,加大对民营经济、新市民、服务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开发满足新市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多渠道保障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体,加大对教文体娱等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家)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3-01-12 10:25:23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