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保洁

正文内容

赖小民落马后中国华融的探底与瘦身

去年净利润降九成;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0亿;资产规模降8.6%;华融系有19名高管职务变动,多名被批捕

2018年4月17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国华融”)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被查。2018年10月15日,赖小民被“双开”。近日,中国华融发布赖小民“落马”后的首份年报,中国华融仍在受“赖小民落马”余波影响。

年报显示,中国华融业绩大幅下滑,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76亿元,同比下降92.8%。华融业绩下滑的情况也蔓延到多家华融系上市子公司,华融国际金融控去年亏损15.48亿元,华融证券、华融消费金融、华融投资、华融信托净利润分别同比降156.5%、88.2%、97%、93.2%。此外,华融信托、华融证券也“踩雷”多家话题公司。

不过,华融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赖小民时代的粗放扩张展开反思,多次公开表示,将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年报显示,其不良资产业务的占比均有所提高,不良资产收入总额占比、税前利润占比、资产总额占比分别较2017年攀升6.6%、159.2%、0.7%。

赖小民落马后,华融集团曾多次召开党建会议,反思“赖小民流毒危害”,人员变动频繁。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在赖小民落马前后,华融系有19名高管的职务发生变动。

  探底与瘦身

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2.8%,资产规模降8.6%

华融2018年年报显示,集团净利润和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实现净利润15.09亿元,较上年下降94.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76亿元,较上年下降92.8%。

从营收上看,2018年,实现收入总额1072.53亿元,较上年下降16.3%,如剔除未实现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收入为1173.36亿元,较上年下降8.1%。

其中,受资管新规等影响,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显著,由2017年的130.39亿元下降64.0%至2018年的46.93亿元。

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下降显著主要源自资产管理业务、信托业务、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的减少。2018年,中国华融收缩非主业、无优势业务,非金融子公司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大幅下降,资产管理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由2017年的86.74亿元下降73.4%至2018年的23.03亿元;为应对资管新规,表外资产规模减少,信托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由2017年的20.27亿元下降58.4%至2018年的8.44亿元;此外,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由2017年的16.84亿元减少42.0%至2018年的9.76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中国华融也作了解释,其表示主要是因为中国华融于2018年度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持有部分金融资产的估值下降较多。此外,中国华融还表示,受集团收缩非主业、无优势业务以及市场环境和信用风险暴露等影响,集团非金融子公司产生了较大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应占亏损;受融资规模影响、本期集团利息支出同比大幅增加所致。

而在金乐函数据分析师廖鹤凯看来,中国华融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和2018年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期不良资产包供给量加大,而处置速度放缓。

截至2018年末,公司资产规模1.71万亿元,同比下降8.6%,从资产规模看,华融仍是巨无霸,不过2018年,华融退出了海南华信。2018年7月1日,新京报记者自工商资料获悉,海南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南华信)已完成新一次工商变更,华融瑞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海南华信重新成为上海华信(中国华信经营主体)的全资企业。工商资料显示,华融瑞通的背后为华融汇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穿透后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

与此同时,中国华融减持了东北制药。

“踩雷”

华融信托、华融证券“踩雷”多家话题公司

2018年年报显示,华融多家子公司业绩“跳水”。

其中,华融证券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收入总额由2017年的88.117亿元下降59.4%至2018年的35.783亿元,净利润由2017年的15.74亿元下降156.5%至2018年的-8.89亿元;华融消费金融2017年及2018年度分别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及1240万元,下降88.2%;华融投资2018年年内溢利7249.3万港元,同比下降73%,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925.0万港元,同比下降97%;此外,华融国际金融控股去年也亏损15.48亿元。

2018年,多家信托公司的净利润处于下滑,华融信托也不例外,其业绩下滑幅度在业内最大。据银行间市场披露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华融信托2018年全年净利润6080.89万元,较2017年的8.92亿元下滑了93.2%。

在业绩大幅“跳水”的同时,多项信托计划“踩雷”。

2018年,随着严监管的进行,融资渠道收紧,债务违约事件频发,多家公司“踩雷”,华融系未能幸免。

2018年,“中弘退”爆发债务危机,涉及银行、券商、信托等在内的机构共35家。据中弘退的债务逾期公告显示,共计有包括华融信托等12家信托公司被卷入其中,涉及的债务余额合计68.41亿元。

华融信托还“踩雷”东方金钰。1月15日东方金钰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1月11日,公司新增16.7亿元债务到期未能清偿,累计逾期本金已达38.58亿元。百瑞信托、中信信托、中铁信托、华融信托、中海信托等信托公司“踩雷”,逾期债务达11.44亿元。

华融证券也被卷入一些知名民企的风波当中,在股票质押项目上频频“踩雷”。

今年2月,华融证券发布公告,公布了其所涉及的8项重大诉讼事项,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其中6项诉讼与该公司的股权质押业务“踩雷”有关,包括神雾、*ST天马和*ST保千等。

2018年,华融成立资产保全部门。其年报称:加大风险处置统筹管理,分类施策有效处置风险。重点项目重组和风险处置工作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了国有资产挽损止损。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0.67亿元,保持了风险缓释能力。

人事变动

华融系有19名高管的职务发生变动,赖小民之外另有四高管被批捕

赖小民落马后,华融集团曾多次召开党建会议,反思“赖小民流毒危害”。

在人事方面,在赖小民落马后,华融系人事频繁调整。其中,三家核心上市公司中国华融、华融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华融投资均已发生人事变动。

在赖小民落马前后,其三大核心公司之一的华融金控频繁“换血”。

2018年4月11日,华融金控宣布,赖劲宇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徐勇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2018年11月1日,华融金控发布公告,王强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白俊杰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2018年11月16日,华融金控公告,牛少锋因工作调整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职务。

中国华融也在去年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动。2018年11月27日,中国华融宣布王利华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等系列职务,另外两位高管,副总裁熊丘谷和总裁助理杨国兵均当天辞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辞任的中国华融三名高管,与赖小民一样,均来自江西。

同一天(2018年11月27日),华融投资也对外宣布,主席秦岭因“个人原因”辞任主席及执行董事,于猛已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

此外,华融信托、华融资产、华融消费金融在2018年也频繁“换血”。

2018年8月,华融信托董事长沈易明被免职,而在2018年5月,华融信托原总经理沈易明刚被拟任为董事长。2019年1月9日,华融信托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由周道许变更为庞洪梅;2018年12月7日,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会12月7日决议聘任陈延庆为副总裁。

此外,华融系除了赖小民之外,另有四高管被批捕。

2019年1月22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称,天津检察机关依法对华融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汪平华、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天辉、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郭金童、华融贵阳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赵子春等决定逮捕,被捕四人均涉嫌受贿罪。

  回归主业

不良资产业务税前利润占比由55.4%增加至2018年的214.6%

在赖小民落马后,原广东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占峰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原东方资产党委副书记、监事长李欣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华融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赖小民时代的粗放扩张展开反思,多次公开表示,中国华融将在业务发展上回归本源,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

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回归主业成效初显。

从中国华融的业务分类看,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三部分呈报财务业绩。其中,不良资产经营分部在三个分部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收入总额占比由2017年的53.8%增加6.6个百分点至2018年的60.4%,税前利润占比由2017年的55.4%增加159.2个百分点至2018年的214.6%,资产总额占比由2017年的50.4%增加0.7个百分点至2018年的51.1%。

而据2017年中国华融二级资本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度,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56.1%、53.9%和53.2%,税前利润占集团总税前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5.7%、53.7%和52.1%,也是逐年下降趋势。同期,中国华融的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15.9%和22.8%,税前利润占集团总税前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1.4%、13.9%和25.2%。

在华融巨变的这一年,同属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信达业绩也有所下滑,不过业绩却反超华融。

从营收上看,2017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的收入总额分别为1200.35亿元、1280.71亿元,同比增31.0%、34.5%;2018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的收入总额分别为1070.26亿元、1072.5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0.8%、16.3%。

不过从净利润看二者反差明显。2017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1.2亿元、219.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12.1%;2018年中国信达、中国华融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0.36亿元、15.7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3.6%,92.8%。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实习生 曹雯

 
跟帖评论(0条)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