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安亭,通勤说,高铁,时间,上海,市区,高速,开车,买房
2雨雪天气可以从安亭北站坐高铁到上海站13min
先回答标题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习惯用自己能看到的未来来做现在的决策。关于买房,说白了,如果不是专业的,很难去做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政策、规划、房产交易、房价趋势等等,太多了,就算是行业里的人,也不能说都十拿九稳。那么究竟哪些点被“歧视”了呢?
刚需买房,落户安亭新镇的经验和思考
先看个案例,王先生,15年应届落户,16年结婚,17年买房。17年看房子的时候,两家各买了一套三线城市的房子,凑给他们的预算是300万首付,贷款自己解决。他的选择是市区老破小和远郊新房这两个,当时选了安亭,离着江苏大概开车五分钟的地方。
当时各种东拼西凑借,首付凑到350w,纯商贷150w,买了一套双学区的小联排。2020年3月,邻居同户型毛坯卖了720w,2年投资收益44%。2021年新政后3月,同户型装修房卖了800w到手。
远郊买房的忧虑
很多人担心居住上的不方便,仔细评估之后我觉得大部分“痛点”其实是主观臆断……还是拿安亭这个例子来说。
臆断一:通勤时间过长
1 王先生的小区京沪高速安亭口下来就是,早上七点四十起床八点一刻出门,九点半到外滩附近的办公室,晚高峰回家从出办公室到进家门55min,半夜回家35min。
2 雨雪天气可以从安亭北站坐高铁到上海站13min,从出家门到办公室共计55min。
3 汽车城有电动班车可以早晚往返市区主要地铁枢纽,有虹桥(30min)和中山公园(60min)这两条线。
4 坐11号线,毛估估单程要一个半小时...
臆断二:通勤成本太高
1、开车:小区地库车位每月300,京沪高速etc每天18,市里停车费自己量力而行。纯电车,每月通勤电费大概100-110块。抛去市内停车,成本每个月七八百块。
2、电动大巴:每日成本大概12-20元(分线路),再加地铁10元,估计每月四五百块?
3、地铁:一个月差不多200-300元
4、高铁:开车去高铁站,安亭北站停车免费。高铁票价单程14.5,往返29。虽然贵,但又快又稳又舒服。
臆断三:工业区污染大
先说一下,上海在2017年开始就大刀阔斧地做低端和重污染产业转移了,目前安亭的车企大多不是做生产的,研发、检测这些为主。而且沿高速和高铁两侧都是绿化带,紧邻的汽车博览公园有近80万方绿地。
安亭的空气指数常年优于上海市区,即使是冬天手机提醒我上海市pm2.5高于100的时候,安亭一般不超过75。
郊区和市区的生活模式、状态真的很不一样。比如,今天下午永辉超市点的蔬菜又被无人车送到家门口了。
安亭置业的真实痛点
上学难
这点属实,嘉定公办好学校少,同济实验名额很紧,幼儿园更难。
房源少
如果你坐过11号线去看房,你下地铁站会发现很多中介在发传单,很多房源都捏在他们手里,形成区域性的垄断。
没人气
似乎前几天某个卖房大v也写了莱茵半岛,一边说“还没开发就开始堵车”,一边说“平时马路上看不见几个人”。我就说一点大家自己在百度街景上就能判断交通情况,安亭新镇里几条干道都是双黄线➕黄实线(禁止临停),早高峰出入镇要排2-3个灯。你还觉得人少吗?
远郊只是用时间换空间吗?
对居住者来说,交通时间和方式比物理距离的意义大得多。
举个例子:小A住在上海体育场,小B住在安亭新镇,小C住在昆山南站,都在上海火车站附近上班,距离分别是10km,35km和65km,谁的距离更近?小A无论刮风下雨挤地铁,通勤时间大约50分钟,小B开车走京沪高速武宁路内环大约60分钟,小C从昆山南坐高铁最多30分钟。
除了时间,通勤方式不同,所耗费的精力也大不相同。
早高峰挤地铁,基本上要做好一路站到办公室的准备。从出家门到地铁站,再经过安检、等车、换乘,最终到达办公室,大部分人都提前至少40分钟-1小时出门,还得确保自己穿着舒适,包包重量合适,下雨天记得带伞。
开车通勤不需要考虑以上大部分问题,郊区也无需考虑小区出车拥堵,只需要确保雨雪天气提前为堵车留出时间。安亭属于特例,雨雪天气我一般选择高铁通勤。
总之,对远郊居住者来说,房子的交通区位几乎可以决定房子的增值幅度。选择高铁/城际铁路枢纽、高速上下口、电动大巴站点附近可以提升通勤舒适度。毕竟,上海绿牌不要钱嘛,买个纯电百公里几块钱还不香嘛……
总结:
很多人一定会说,安亭不具有代表性,那么眼光放远一点,不会有下一个“安亭”、“张江”、“顾村”“七宝”吗?预算足够当然不用选,爱啥买啥,但是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市区老破小,郊区远大新,各有长短,只看哪个更合适,因为不管你买不买,总有人会买!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