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自作自受,拜登政府导演的“TikTok”危机

关键词:美国,听证会,TikTok,国会,民众,议员,政府,企业,政治,问题

美国国会举行的TikTok听证会

转自:玉渊谭天

  这几天,美国国会举行的TikTok听证会,向全世界讲了个“狼和小羊”的故事:

  狼想吃掉在溪边喝水的小羊,找借口称小羊把自己喝的水弄脏了,却全然不顾自己在上游,小羊在下游的事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同样是这场TikTok听证会最好的写照。

  但与寓言故事不同的是,故事讲的是“小羊的危机”,但在现实中,这是场“狼的危机”——TikTok在美国有1.5亿月活跃用户,其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美国自己的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于不信任TikTok,这群人更有可能不信任美国政府。

  如果封禁TikTok,美国政府几乎是在与“半个美国作对”,就连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自己都承认,“我的政治感觉告诉我,此举将令我们失去所有35岁以下的选民,永远失去。”

  TikTok事件,原本是狼自导自演的一场危机,但最终却伤到了自己——这一事件,已经变成了一场狼的危机,一场美国政府的信任危机。

  这场听证会,是最近美国国会对TikTok围剿的高潮。

  实际上,这出封杀大戏,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几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企图通过总统行政令的方式,快速“解决”掉TikTok,不想却被抓住法律漏洞,最终被受理案件的联邦法官驳回。

  拜登政府吸取了前任政府的“教训”,决定把国会搬出来——通过立法,授权政府采取行动。

  白宫+国会,利用“全政府”打压中国,是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的鲜明特征。对TikTok的赶尽杀绝,只是其中的一招恶棋。

  于是,才有了这场听证会。

  “这是一场赢不了的听证会。”这句话,是TikTok听证会前,美国媒体彭博社报道中的判断。

  长期研究美国国会的张腾军告诉谭主,按照美国制度设计的初衷,听证会应当起到给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也就是要广泛听取建议,平衡正反方意见,给政策的酝酿提供公共咨询,作为国会立法的参考。

  兼听则明,平衡性是听证会最大的特点之一。

  正常情况下,听证会需要邀请多个利益攸关方的代表,以这场听证会为例,国会不应该只请来TikTok企业的负责人,还应该请来使用TikTok的美国年轻人,以及与TikTok相关的利益群体,比如在TikTok上面延伸的一些企业实体。

  数据显示,TikTok上有500万个美国企业用户,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也意味着,封禁TikTok,会损害大量借助这款APP谋生的企业与个人。

  这些美国民众的呼声,美国政府听到了吗?

  除此之外,封禁TikTok还会影响更多美国人的正常生活。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大量美国人都将TikTok作为网购平台,并且还有进一步增长的态势。

  这些美国民众的呼声,美国政府听到了吗?

  《华盛顿邮报》民调数据显示,TikTok的日常用户中,有83%的人不支持禁令。

  这些美国民众的呼声,美国政府听到了吗?

  美国政府不惜与民众利益作对,到底想要干什么?从听证会上来看,美国政客大多用的说辞是“数据安全”。

  一位熟悉美国法律的律师告诉谭主,美国目前没有联邦层面的数据安全法通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大型科技巨头不愿意受到监管,他们不断游说,导致数据安全立法难度加大。

  连数据安全法都没有,却每天宣扬“数据安全”,美国的这些规则和理念,就像是皇帝的新衣。

  最近,谭主一直在做#美国人爆料美国#的节目,还认识了一位斯诺登的前辈,她比斯诺登还要更早看到真相,甚至看到了很多斯诺登看不到的东西。

  这位名为卡伦·克维亚特科夫斯基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前官员也讲了一个真相:

美国政客们非常关注软件后门,他们希望能访问所有在美国研发出的程序。在各种软件和操作系统公开发布前,美国安全局就已经掺和进来了。

  很明显,数据安全不是美国议员关心的话题,那他们在乎的是什么?

  我们重新回看、梳理了这场听证会,发现了更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到3月25日晚18时30分,听证会的相关视频在TikTok上的观看总量达到3440万,我们通过分类整理发现,其中有80%的内容,都是对美国议员在听证会现场的表现进行调侃评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两名议员提出的问题。

  一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理查德 · 哈德森在听证会上问到,TikTok能接入家用WiFi(无线网络)吗?

  另外一名来自佐治亚州的共和党众议员厄尔·巴迪·卡特,他在听证会上问到,TikTok是否在通过手机摄像头追踪用户瞳孔活动。

  这样的提问,也让美国民众纷纷表示感到丢脸。

  对于这两位年龄为51岁和65岁的议员来说,一些技术问题可能确实无法理解,很明显,他们也不会是TikTok的用户,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来参加这场听证会呢?

  会上的一个细节,点出了这场听证会真正的目的:

  按照规定,每位议员有5分钟的问询时间,但很多议员把这5分钟都用于自己的立场阐述,没有给TikTok企业负责人留出回答的时间。甚至当TikTok企业负责人称该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回答时,这些议员还是在自顾自地说着。

很多议员都将自己平时鼓吹的内容,放在听证会上复述了一遍。他们将听证会,当成了宣介自己政治立场的平台。

  理查德·哈德森和厄尔·巴迪·卡特就是这样的人。

  去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哈德森就曾发表过关于中国威胁的“长篇大论”,并赫然宣称,中国的技术和经济构成了对美国最大的威胁。厄尔·卡特也曾在媒体采访中,把中国列为美国最大的威胁之一。

  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在听证会上问出如此“失智”的问题。

  国会听证会,原本承担了美国民主程序介绍的公共教育功能。美国的立法者希望通过直播这种听证会,向美国民众传递一个信息——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如何运行的,以及美国的政策是如何酝酿与产生的。

  但现在,听证会这一制度,却越来越偏离了其原本设立的初衷。

不只是议员,美国国会的各个小组也在加剧这种“脱轨”。

  美国国会内部架构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理顺,管辖权存在重叠。一旦某个议题横跨多个领域,各个委员会都希望介入其中,尤其是面对TikTok这类可能产生重大政治和社会影响的议题,各个委员会都希望抢先行动,从而在后续过程中就可以不断地掺入自身的政治私利。

  这次听证会,就是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在一众委员会中,拔得头筹。

  而为了让听证会更有关注度,这些国会小组在听证会议题的类型、听证人的选择、议程设置,甚至包括听证会的组织方式上,称得上是煞费苦心。

  张腾军也总结了近几年听证会的套路:

制造一种众多议员一起面对某一家企业、某一个实体或者某一个人的场合,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借此引发美国国内乃至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这样,这些国会小组组织的听证会才足够有话题和噱头,也才能放大自己的声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两党也越来越倾向于将听证会作为满足某一党派私利的工具。

  由于美国民众大多数不支持封禁TikTok,因此执掌白宫的民主党,更需要考虑民众意愿。而共和党正是捏住民主党不愿违逆选民这一点,凭借对众议院的掌控,硬是在听证会上,要促成借民主党之手“封杀”TikTok的结果。共和党希望民主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听证会制度,越来越变成一场大型政治表演秀。“秀场”上,为了“收视率”与“曝光度”,美国政客群魔乱舞。

  这样的操作,最先影响的就是美国民众对于美国政府的信任度。

  美国立法机构的民众信任度常年不高,有时甚至只有20%多。最近几年,由于两党内斗,很多涉及到美国大众利益的法案无法通过,更加剧了美国民众的不信任感。

  这样的恶性循环,让谭主想到了最近的硅谷银行事件。这件事情,折射出来的不仅是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还有其他国家对美债、美元的不信任。

  这并不奇怪,一个活在冷战思维里,只想着打压、收割其他国家而置本国民众利益于不顾的政府,怎么可能会得到信任呢?

  信任一旦丢掉,找回来就难了。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3-03-29 09:20:38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