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2022年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2.09%,历经两次“破净”潮后,2023

关键词:理财,产品%,市场,规模,银行,投资者,风险,存续,报告

风险偏好为四级和五级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1万亿元

华夏时报  记者刘佳 见习记者 王兆轩 北京报道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的首份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正式出炉!

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3.230, 0.00, 0.00%)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下称《报告》),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的规模、收益情况、资产配置情况、投资者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梳理总结。根据《报告》,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平均收益率2.09%,累计为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

2月22日,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去年一直到现在,购买理财的客户较往年少了不少,并呈现出两极分化,风险承受能力低的都转投定期和大额存单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就转去买基金。”

银行理财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资金向理财子公司集中,体现了其业务经营的不断完善,有能力在理财中‘挑大梁’。”

此外,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认为,理财综合收益全价指数最早有望于3月初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

3月初有望修复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计3.47万只,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3月和11月出现的两轮“破净”潮,冲击了部分投资者信心引发大面积赎回。《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仍有29.15万亿元,尽管3、4月份经历股市暴跌导致赎回,但仍呈现小规模上涨,下半年来看,9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也就意味着,仅四季度理财市场规模缩水超2.35万亿元,与此前市场预测基本保持一致。

分机构来看,尽管理财公司数量不多,全市场占比仅约9%,但存续规模占比却超80%,可以看出,资金在不断向理财子集中。《报告》显示,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及规模均居市场首位,其中,存续产品只数1.39万只,存续规模2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36%,占全市场比例80.44%。

其次,中小银行全市场占比次之,城商行存续规模2.45万亿元,市场占比8.85%,农村金融机构存续规模1.08万亿元,市场占比3.93%。其中,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较上年度存续规模同比下降显著,分别为-49.26%和-82.99%。

内蒙古银行战略部总经理杨海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向理财子公司集中的趋势符合监管部门的导向,说明理财子公司的机制优势激发了内生发展动力、创新力、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显著提升,形成市场优势。

国信证券(9.670, -0.03, -0.31%)银行业分析师王剑分析称,理财子公司规模扩张除去新获牌照因素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母行资管部产品转移,随着母行资管存量资产处置进入尾声,后续理财子规模扩张动力更需要依托自身产生创设和渠道能力。

此外,2022年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40万亿元,占比95.47%,较去年同期增加2.52%。

投资者最关注的收益方面,在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2.09%,对比2021年累计创造收益近万亿元,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29%至3.97%;而2020年,全年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兑付客户平均收益率为4.05%。

“债券市场在经历剧烈调整后,风险已经得到释放,权益市场受经济影响修复等影响表现会较好,整体来看,2023年理财产品会有较好表现,带有权益的固收+产品表现会更加亮眼”南财理财通特邀专家卜振兴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撰文称,理财破净率已由高点较快回落,但还未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对于未来3个月理财收益变化,按照乐观预测,理财综合收益全价指数将在3月初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按照中性预测,理财综合收益全价指数将在3月中旬恢复至赎回潮前水平。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别为3.66%、3.96%和2.26%,环比分别上涨7.89%、9.08%和0.18%。

投资者趋向保守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的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多样化。截至2022年末,《报告》指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万个,较年初增长18.96%,目前,投资者结构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全市场占比99.01%,机构投资者占比略有提升为0.99%。

投资者风险偏好分布来看,2022年全年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趋于保守。债市动荡下银行R2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也未能幸免,这从去年延续至今的数次大额存单抢购潮中可以窥见一二。

“我买的稳健型低风险理财,3天亏掉了3个月的利息。”家住上海的晓雪(化名)去年11月在某股份制银行购买的封闭式理财,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买R2就是求稳,到期后就全部赎回存定期了,实在受不了这个刺激。

在五类风险等级中,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和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较去年同期占比进一步增加,分别增加1.1%和0.55%。此外,风险偏好二级(含)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4.54万亿元,占比88.73%,较去年同期增加5.76%。此外,R2级别理财产品受到了市场上最多个人投资者的青睐,占比35.44%。风险偏好为四级和五级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1万亿元,市场占比0.38%。

不仅市场趋向保守,市场产品也趋向稳健。《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6.13万亿元,全市场占比94.50%,较上年同期增加2.16%;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41万亿元,占比为5.10%,较上年同期减少2.28%;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9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对于2023年理财市场整体的展望,中信建投(26.720, -0.25, -0.93%)证券分析团队认为,预计今年银行理财规模同比增长5%-6%,年末余额有望达到29.5万亿元左右。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复苏的加快,权益、债券市场或将表现较好,理财破净赎回潮将减退;二是中小银行转型代销会助力理财规模的增长;三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推进,养老理财发行规模将稳步提升;四是各类创新型理财产品不断涌现,规模持续提高;五是受环境影响的居民超额储蓄将部分释放为银行理财。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3-02-24 09:35:03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