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会钱说,资本,房价,工资%中,财富,越来越
可以说美国近百年来的房价也没怎么涨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很多刚需估计都有过纠结,就是现在的首付不多,贷不了多少款也就买不到合适的房子,那能不能先攒几年的钱再买?
当然可以,但这要有个前提,就是你正处在收入快速增长的时期,确定性的能超过房价上涨才行。否则,有可能你攒的钱确实增多了,但能买的面积倒缩小了。
举个例子吧,全世界哪个国家的房价控制得最好?应该是新加坡吧,90%的公民都有自己的房子,80%的人住在“组屋”里面,也就是咱们的保障房,这制度当年就是从新加坡引进的。可就是这么个房价控制最好的国家,20年来房价整整上涨到3倍,核心区5倍。
当然,如果从新加坡的房价指数走势图来看,这条线几乎是平稳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涨幅。说明什么?说明这3倍的涨幅只是通货膨胀,每年涨幅不过是6%,真实房价并没有涨得太多。
但是,新加坡民众却认为房价越来越贵,他们买房的难度加大了,积攒首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通胀只是个平均数,而具体到个人和群体的时候,那就是富人赚的钱更多,普通人得到的少,所以平均值虽然平和,但普通人的赚钱难度加大了。
而中国呢,以北京为例,20年来普通人的工资涨了六七倍,房子却涨了接近20倍。我不敢说房价以后会如此涨幅,但从长远的经济规律来看,房价涨幅必定超过工资涨幅。
所以,如果你是个普通人,除非你能确定自己正处在快速增加收入的时期,否则大概率是跑不赢房价上涨幅度的,也就是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那也就是说,晚买房不如早上车。尤其是如果预计你的收入不会快速增长,或本金不可能快速增加,那能上车就尽早吧。
二
十年前,法国有个经济学家叫“皮凯蒂”,他写了一本书叫《21世纪资本论》。一上市就轰动了全球经济学界,书中观点虽然有些毁三观,但却不得不让人接受。
这本书之所以被称赞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就是因为他用历史数据阐明了资本、财富、分配、劳动的关系,以及之所以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的根源。归根结底一句话,只要是在和平时期,那劳动收入的增幅,必定低于资本收入的增幅,这个世界的财富必定向头部聚集,无可避免的产生贫富分化加剧,也就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为什么这么说?具体的公式什么的就不列了,太复杂,只问个问题吧。请问,你和马云,谁的财富增加会更快?肯定是马云吧。那为什么?因为你挣的是死工资,增长有限,而他是资本家,钱生钱赚得更多。
能理解了吗?马云是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三要素中的两项,资金与土地。而你是无产阶级,只拥有劳动力,那就不可能战胜资本家,否则马克思列宁等人也就用不着号召革命了。
那为什么掌握了资金和土地就能赚得更多,这公平吗?没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只是经济规律而已,资源是稀缺的,自然得到更高的回报。而劳动力在大多数时候不稀缺,可替代性强,也就产生不了什么溢价,自然赚不到更多的钱。一旦到了你35岁的时候,或是工资增长停滞,或是干脆被扫地出门,人家反正就是不让你多赚钱。
再或者举个例子吧,假定人与人创造的价值是相等的,都是人,每个月都能创造1万块钱的财富,也就是GDP。但是,资本家说了,土地是我的,是不是应该付租金啊?这原始资本也是我出的,你是不是应该付利息啊?于是,你的5000块就剩下3000了。而资本家除了自己创造的5000,又靠资本赚到了你的2000块剩余价值,自然就比你赚得多。那他要有更多的资本呢?就能压榨更多的人,永远超过你的劳动收入增幅。
也就是说,即便人和人创造的价值一样,但他如果比你多出了生产资料,那就等于比你多了一份收入,能理解吧?你和隔壁老王是同学,同时踏入社会进同一家公司挣同样的钱,但他就是比你在20年前多买了一套房,那你们俩现在的资产就已经产生巨大的贫富差距了,这中间,只是差了一个资本收益。
三
而且,按照皮凯蒂的研究,在西方世界有比较完整数据的这300年间,资本的收益率基本维持在4-5%,还很平稳。而GDP呢,每年都有高有低,但平均值保持在2%之内,所有国家都差不多。
那这说明什么,说明就算是拥有资产的人不工作不创造财富,那他的资产收益也是超过无产阶级打工人的。就因为他有钱,能赚更多的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假定你每个月收入1万块,不少了,超过北京大部分打工人。那如果隔壁老王要想不工作还比你赚得多会怎么办?简单,只要他有钱,到银行办理大额存单就行了,现在的收益率也应该在4%,他只需要存入300万,那每年拿到的利息就比你的工资高了。再或者他只要有一套700万的房,每年踏踏实实的收12万的租金,而且这房子还能随着你的工资涨幅而升值,涨得还比你快。
这导致的后果自然就是贫者跟自己比未必越贫,但和老王比却离得越来越远。在过去的100年里,以美国为例,在房价平均涨幅为3%的情况下,上涨了50多倍。而纽约等大城市实际达到百倍以上。可普通百姓的收入呢,不好意思,只有40倍的增长。也就是说,如果靠工资,那你或许能买得起小城市的房子,因为涨得少涨得慢,而大城市就算了吧,不是普通打工者的菜。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的制度不好,资本主义弱肉强食,只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所以富人才会掌握了资本特权,越来越有钱。而中国不同,我们追求的是共同富裕,所以虽然现在有一些贫富差距,但以后会逐渐拉平的。只要你有时间,那就等着吧。反正全世界除了日本,过去的100年间,房价都是在一直上涨的。每隔几年当然会出现下跌,但总体趋势没有例外。
四
为什么,其实就一个原因,通货膨胀。上面不是说新加坡了吗?算是房价控制得最好的国家,20年来可以说几乎没有上涨,但在货币贬值之下,房价还是涨到了三倍。这不是他们自己愿意的,而是全世界都在超发,那只要是和其他国家做生意,自己的货币想不贬值都不行。如果坚持不贬值,那你们国家的好东西,就都让美国用不值钱的美元给买走了。
可美元真的贬值了吗?这可是全球公认的硬通货啊,所有国家都必须用美元结算,至少是绝大部分商品都必须采用。阿拉伯的各种势力够反美的了,但他们绝对不反美元,从来都不会说赚来了就烧掉。那接受度如此高的美元真的会贬值吗?
其实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否贬值,看一种东西就知道了,也就是官方的最低工资标准。因为只是普通人维持生活的底线,高了企业受不了,低了百姓活不下去。那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的最低标准是0.25美元,现在是平均12美元,说明什么?说明贬值了接近50倍。
那对照一下房价,可以说美国近百年来的房价也没怎么涨,小城市还跑输了呢,只有纽约等大城市保持坚挺。
但要注意,这说的都是平均值,底层百姓上涨的工资也是平均值,只是让你保持个温饱而已。而超出温饱的部分,那就指不定是否能跟上通胀了,或许被资本家剥削走了一部分也不一定,就看你自己是否承认了。
五
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发明了一个词,世袭资本主义,什么意思?意思是财富不是靠逐步积累就能实现阶层跃升的,而是必须靠一代人的突然增长。抓住机会就算成功,否则后代那就都是世袭,或者富过三代,或者穷不过三代。
其实这才是这经济世界的真相,如果靠按部就班的攒钱积累就能跃升,那这世界上就没穷人了,都会积累。而实际上说什么“只要…就能”的全是成功学,扯淡的玩意儿。阶层跃升一定是突发的非正常情况,而常态则永远是平平淡淡的。
看看中国5000年历史就知道了,农民永远是农民,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否则多少代人也都这样儿。而帝王权贵或豪门世家则世代延续,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只能打洞,这就是世袭。参考印度吧,那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革命或许会打破旧有体系,但只要社会趋于稳定,那一切就都恢复常态。
这公平吗?无所谓公平,公道自在人心,是每个人自己认为的,所有人的公平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优势上的。
学习好的认为考试很公平,拳头硬的认为打架很公平,岁数大的认为按资排辈很公平,啥都没有的认为抽签最公平。而钱多的呢,自然认为认为效率最公平,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的就只能当穷鬼去推磨了。
而且,别以为这说的都是底层是穷鬼,其实中产也差不多。什么是中产?就是肯定爬不上去,但随时有可能因为动荡而滑落的阶层。生活工作顺利时一切都好,你挣着高工资还着房贷车贷似乎很爽。但你的抗风险能力真的很强吗?一旦失业还能维持多久的体面生活?三年的口罩,一个一个行业的大裁员,不知道有多少中产坠落。爬不上去的,能维持不下坠就很不错了。
但是,你没有下坠,人家还上升呢。皮凯蒂关注了美国最前1%的阶层,他们与中产,与其他所有阶层的差距在迅速拉大,越来越大,而且在和平年代的每次危机,都是能让众多中产滑落,而顶层却实现跃升。
以2020-2022年为例,美国这1%人群的财富增长了80%,资产总量首次超过了全体中产的总值。所以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时的,中产们的口号就是“我们都是99%”。人多势众,但似乎有点儿悲催。
中国的情况我不知道,但都盘算一下自己家吧,看看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增长了多少,跑赢通胀了吗?
六
说了这么多,但别悲观,我写这东西也不是负能量。原因没别的,就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皮凯蒂的书之所以受到追捧,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名字的内涵“资本论”。所以,这本书还被誉为“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其背景就是全世界的人们都注意且厌恶经济低迷、贫富差距、社会撕裂,当然,资本家们不在此列,他们永远不会厌恶,反正随时都能转换国度的带资跑路。
这就跟李超人似的,觉得大陆和香港不友好了就去英国,觉得英国也不安全了立刻甩卖资产去越南,狡兔三窟,猎人再有本事也抓不住老狐狸。当然跑路也不容易,老潘不是到现在还踏踏实实待着呢吗,他儿子的通缉令估计也没撤销,都挺别扭的。
还说这本书,之所以在西方受到追捧,也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潮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追求真正的平等,财富与地位都平等。之所以追求平等,就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中产,如果不追求,那就会跟书中说的观点似的,都将逐步滑落。
所以,在这帮经济学家们拿着放大镜来审视了这本书的数据之后,在没有挑出毛病的情况下,那就只能接受书中的观点,毕竟数据太翔实了,闭着眼说瞎话的不承认不行。那如果承认这种趋势,就得想办法阻止,否则谁都跑不了,谁也打不过那1%的资本大鳄。
但是谁都知道,改变是非常非常难的,革命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成本。所以到现在谁也没有好主意,他们也只能看着中国如何发展,如何用制度来把资本关进笼子,如何用“第三次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至少是减少贫富分化。
七
总之,我也不知道咱们会怎么实现共同富裕,只能说肯定会越来越平等。但在目前的短期阶段,或许资产的收益会更高一些的趋势还不会改变。历史上只有几次战争让富人受损失较大,因为炮弹不长眼,谁的资产多,谁被毁灭的就多。但只要在和平时期,资产收益就长期大于劳动收益。毕竟劳动是赚自己体力的钱,而资产是赚别人体力的钱,收租是资本永远的追求。从土地到网络平台,莫不是占据地盘就收租子,让别人替自己创造财富。
但是,这种情况不会长久延续,我国一定会找到破解的办法,一定会打破资本更赚钱的趋势。只是在近些年,年轻人和中产们还是想想怎么保住自己的阶层吧。
不多说了,仅供参考。
©2010-2019 全知导航-网址全搜罗,
资讯全知道。
苏ICP备10224953号-2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