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长三角多地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真金白银”吸引的人才怎样真正留下来?

关键词:人才,城市,落户,工作,政策,发展,上海,就业,产业,毕业生

一线城市人才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近段时间逐步开始降低其落户门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卜羽勤,实习生潘家传 上海报道

今年毕业季,长三角多地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仅6月以来,就有上海、杭州、合肥等多地相继出台人才落户新政,逐步放宽人才落户和就业保障政策。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各出引才招式,叠加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人才等要素流动更加频繁自由,应届毕业生等在就业城市上也拥有了更多选择。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更受青睐,三四线城市则倾向使用“真金白银”吸引人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城市功能疏解和区域协调发展带的人才流动需求,再加上疫情冲击和放宽落户限制等因素,促使一二线城市逐步放开了落户条件。而三四线城市,压力、成本相对较低,应该抓住机遇优化升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让人才能够在此安居乐业。他建议,三四线城市可以打造自身的产业及人才需求的特色,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并树立吸引最适人才的理念,注意人岗匹配、人与组织匹配、人与产业匹配。

一线城市人才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

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近段时间逐步开始降低其落户门槛。

6月1日,上海人社局发布《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明确对于QS前100高校毕业生放宽落户条件,消息发布后迅速占据了各大热搜头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该政策最大亮点在于取消世界排名51-100名应届毕业生的社保基数要求,这类毕业生只需全职来上海市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即可申办落户,对于TOP 50的院校更是无需社保要求便可直接落户。

同月,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沪政策也开始放松。

上海市教委等四部门6月28日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2 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称,在沪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条件可不用评分直接落户,这也是首次将条件放宽至清北复交等6所名校以外的普通高校。上海本地的双一流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如在五个新城(上海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也可直接落户。

一位即将毕业的上海某211高校应届硕士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落户政策放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应届生在上海落户就业,但因受疫情影响,上海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他也在选择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找工作情况再决定是否留沪工作并落户。

有即将毕业于英国某QS100名内高校应届硕士生则更为乐观。她表示,疫情对在上海求职造成了一定阻力,但她更看重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与发展潜力,因此会选择一份可以落户的工作,先把户口解决再考虑后续变动。

杭州近期也官宣降低落户门槛。杭州市6月27日公布《全日制本科和硕士学历人才落户政策》,明确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硕士研究生、2017年后录取的符合条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两年内可“先落户后就业”,取消了去年需由单位正常缴纳社保再落户的规定。

为何多个长三角一线城市主动放开落户条件,推出普惠性人才政策?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了四大主要原因。他认为,从一二线城市自身来看,城市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城市功能疏解和区域协调发展带的人才流动需求促使一二线城市逐步放开了落户条件。

从外部竞争来看,人才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被各类城市所重视,城市间的人才竞争一直处于白热化阶段,一二线城市具有就业环境优势,但是曾经较高的户籍门槛限制住了大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降低落户门槛可以直接巩固一二线城市的引才竞争力。

从外部挑战来看,疫情冲击对城市人才吸引和流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面临当前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人才考虑到城市生活成本和不稳定因素可能会更加愿意回到家乡就业,放开落户条件有助于留住人才同时刺激人才和人口的自由流动,重塑人才和企业信心。

从城市长期发展来看,放宽落户限制直接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动,促进人才在城市间的高效集聚和协同发展,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真金白银”吸引人才和项目

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哪些优惠更受青睐?据了解,近年来,各地将人才与房补挂钩正成为新的风向标。

合肥市6月29日出台的《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规定,在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入库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工作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管理系统”认定的,可按A、B、C、D四个类别享受购房补贴,其中,A类人才实施“一事一议”“一人一策”“量身定制”政策。B、C、D类人才在肥无自有住房的,可分别按照不高于180平方米、140平方米、120平方米标准免费租住人才公寓3年,在肥连续工作满1年的可按照相同面积标准购买人才公寓,并分别享受人才公寓备案价格的30%、25%、20%优惠,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额度最高可放宽至当期限额的2倍。

此外,上述政策明确还明确,对于落户合肥的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一流水平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市天使投资基金扶持。对于在合肥市产业领域和教育、文化、卫生、规划、建设、审计、技能、乡土等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能够达到国际领先、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最高给予100万元项目创新奖励或500万元的创业奖励。

南京市则是连续多年聚焦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除了按照2018年1月4日南京市政府发布的《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符合认定的A、B、C类高层次人才实行分级购房补贴,一直将目标瞄准国内外顶尖创新人才和项目团队。如南京市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9月16日发布的《关于紫金山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对符合标准的顶尖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资金,并根据情况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追加扶持。

杭州、湖州、台州、淮安、盐城等地近年也相继推出购房补贴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如杭州市各区针对顶尖人才分A、B、C、D四类推出购房补贴政策,其中A类人才给予最高800万元,B、C、D类人才分别最高给予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的购房补贴。盐城近期面向国内部分高校及海外QS前200的人才推出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在给予工资保障的同时,对于5年内在盐都区范围内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且用于自住的(144平方米以下),分别按购房总价的39%、26%、13%的标准,给予购房资助。

如何真正能留住人才?

一些三四线城市积极出台的“抢人政策”短期效果明显。阜宁、滨海、东台市等地靠着稳定编制和真金白银引才,出现了名校毕业生、硕博士、海归扎堆就业的现象。

“我更倾向于回家乡盐城选择一份体制内工作”,一位去年12月毕业于英国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盐城的各方面待遇在三线城市中相对较好,且体制内工作稳定、得体,尤其是在疫情长期影响的经济环境下,不用经常加班,也不用担心失业,还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补充技能,充实自己”。

还有一位海归应届硕士生表示,“我想回家乡嘉兴工作并首选体制内工作,一是个人对长期居住的城市更加熟悉;二是即便三四线城市工资较低,但物价、房租也较低,较容易获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三是父母希望我找份稳定的工作和留住身边”。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引进人才成本高,他们是否跟当地的人员需求相匹配,是否能真正留下来为城市发展助力。

姚凯认为,相较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在就业机会、发展空间、薪酬水平和城市服务能级等方面存在较为薄弱的地方,如果仅依靠花费高代价吸引高端人才难以持久,更加难以让人才真正地“扎根”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已有一些城市开始加强本地教育、科创和营商环境的培育。以近年来人才净流入名列前茅的苏州为例,在“抢人”的同时,不断引进双一流高校来弥补高校资源,以达到学术资源与高端产业、高端人才的匹配,仅在过去的一年中,就有4所985,211双一流入驻苏州建校,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此外,苏州还设有牛津大学海外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研究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海外知名学府的研究院。

谈及人才引进如何做到与城市需求相匹配,真正留住人才并带动相关科技、产业发展,姚凯建议,人才和产业是相辅相成的,三四线城市在吸引人才的同时,要为人才创造一个开放稳定的创新创业环境,让人才能够有舞台施展才华,通过产业建设和升级发展为人才提供更高能级的平台,通过产才融合让人才的事业能够生根发芽。

“三四线城市的压力、成本相对较低,应该抓住机遇优化升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让人才能够在此安居乐业。”姚凯补充道,三四线城市可以打造自身的产业及人才需求的特色,全球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中不乏中小城市,其主要特点是拥有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和产业特色突出、便捷的交通和国际化特点,三四线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姚凯还强调应该树立吸引最适人才的理念,不宜一味与一二线人才无差别争夺高端人才,要注意人岗匹配、人与组织匹配、人与产业匹配,可以借助于家乡情通过设立乡贤工作室引进人才,也可以通过柔性引进人才解决部分人才引进问题。

(作者:卜羽勤,实习生潘家传 编辑:钟映佳)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2-07-10 07:37:26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