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专访|城水共生还江于民,听何镜堂院士解读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设计

关键词:建筑,文化,城市区潭,白鹅,空间,广州,大湾,环境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延伸了老城市的文化基因

三江交汇潮平江阔,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即现“三馆合一”项目)犹如一艘“巨轮”浮出水面。此前,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已先后封顶,近日,随着广东美术馆顺利封顶,“三馆合一”项目实现全面封顶,成为和谐统一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明清时期,白鹅潭是我国海上对外贸易枢纽,货轮穿梭往来,由此驶向全球各地。未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这艘“巨轮”将承载岭南的文化宝藏,将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广州城市精神传扬四海,全面助力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与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合作设计完成。项目定位为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是滨水开放的多层次现代化文化博览群体。5月25日,南方日报专访何镜堂院士,倾听他与团队对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愿景与期冀,解读人文珠江建设的美好“蓝图”。

南方日报:作为珠江畔的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如何理解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承载的文化使命?你认为它最终为何会落户在白鹅潭?

何镜堂:建筑本身受气候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物质与精神、科学与文化、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当我们每设计一座建筑时,都先要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因此,要做好广州的建筑,就先要读懂广州这座城市。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同时,这里还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体现着这座城市包容、和谐、求新、求变的性格。文化是城市与建筑的灵魂,文化是有根的,由其所在环境和城市发展特点决定。岭南文化需要载体来呈现,需要进一步提炼发扬,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形如“巨轮”,寓意岭南文化乘风破浪远播四海。

白鹅潭一带是广州“十三行”所在地,有着深厚的海丝文化底蕴和商贸基因,三江交汇孕育人文湾区,这里不仅有着开阔的滨江视野,也是最能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地方。

南方日报:你提到建筑离不开地域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土壤,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作为广州市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岭南特色、广府文化?

何镜堂:广州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云山珠水”的城市格局,纵观世界级都市,能在城市中心有山有水非常难得。一直以来,广州的建筑也多注重与气候的适应,与环境的融合,我们从很多本地建筑中都可以发现,广州人喜欢室内室外相融合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此外,受气候影响,岭南建筑在选材上对采光、通风、隔热、防潮有一定要求。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延伸了老城市的文化基因,在这里创建现代风格建筑,体现了“老城市新活力”的精神。岭南建筑具有开放、通透的特点,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融,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将横贯在建筑与珠江间的一条马路移到后面,让建筑和珠江融合在一起,同时在此处设计了架空和下沉广场,保障市民的活动空间。

在通透性和可达性方面,未来,市民可以从广场分别走进三个场馆中,此外,三个馆之间还建有多个平台,既提升了各场馆参观的可达性,也保护了建筑的整体性。这些平台与室外环境相融,提供了观赏珠江的不同视角。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符合岭南建筑对气候的要求,入口广场在建筑的遮挡下可以遮阳避雨,建筑中的平台可以起到内外沟通的作用,具有采光好、通风凉快的特点。

南方日报: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设计效果图来看,建筑在三江交汇处格外显眼,你说这里是最能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地方,我们如何从这座滨水建筑中领略它的活力与特质?

何镜堂:城市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老百姓喜欢的公共活动空间,给人以美的生活享受。城市建设要将环境、文化、活力串联在一起,这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大前提。广州从建城起就是一个与水共生的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的特色,有水的地方就有活力。

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老城市”意味着传承,“新活力”就是要创新发展。我们传承广州因水而兴的城市发展脉络,打造世界级滨水活力空间,同时在设计上进行创新,使它满足现代人的休闲享受和精神追求。

其实建筑是很接地气的,离不开当地的风土人情、材料技术等条件。在工程上,我们为建筑主体选用陶瓷材料,一是考虑隔热技术,二是陶瓷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而上方的玻璃建筑则更突出现代感。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三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从江岸向后逐渐由低到高,建筑本身不是一个呆板的形象,从远处看有巨轮出海之态。今后,它将发挥文化的吸引作用,彰显千年商都交流往来的城市活力。

南方日报:你讲到交流交往的场景,其实无论海心桥还是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你的团队一直尝试在珠江上开启现代社会交往新空间。你如何看待文化设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何镜堂:白鹅潭的发展是海丝文化的缩影,水陆相连的开放多元共享空间延续至今。前面说过我们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里设计了多层次连廊平台,其中一条拱形平台长约200米,为人们提供了活动交流互动场所,这条“鹅潭飞虹”跨越时空,寓意这里曾发挥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又寓意今天与大湾区及世界各地的交融。

建筑始终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结合周边景观我们打造了多层次的立体观赏交流空间。人们可以从海上坐船看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从下面的绿地广场仰视建筑,或者在建筑里向外看珠江。建筑还利用了滨江码头资源和附近的公共交通设施,让这里连通四面八方,便于人们的往来,把江岸还给老百姓。

在多年的建筑工作中,我形成了简称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念,我想它对于这个项目也是很适用的。“两观”是建筑在空间上的整体观和在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是指建筑要同时满足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南方日报:你一直在强调场馆及其周边环境的公共性。你认为今后广州在打造文化基础设施时,如何进一步延展它的公共性,从而扩大公共活动空间,带动周边地区的流量与人气,提升城市与人文湾区的活力?

何镜堂: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中,公共空间的营造是居于首位的。人文湾区就是要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一直坚持将最有活力的滨江空间给老百姓使用,沿江布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就是很好的趋势。

此外,除了公共性,我们也要注重珠江岸线的生态性、文化性、可达性,保持水清岸绿的自然环境,突出人文湾区的精神风貌,打通视线通廊,让四面八方的人容易到达。如果这些能做好的话,我相信诸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这样的项目,一定是有人气和流量的,那么它自然就会带动周边的发展和活力。

再有我想补充说的一点是,码头、仓库、工厂是广州工业发展的历史痕迹,在时代发展中淘汰了不代表就要拆掉它,在保留旧貌的同时可以变更它的内部功能,多做城市展览等市民活动场所,珠江沿岸需要更多公共空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郎慧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作者】 郎慧;梁文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2-05-26 19:38:42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