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银行,个人,房贷,延迟拍法,贷款房会,收入
3.我个人预测大概率会出台延迟还房贷政策
北京青年报前两天发了一篇社论,评价了最近网上热议的,关于延迟还房贷的话题。
文章结论是:希望银行能从大局出发,出台合理措施,回应居民关于延迟还房贷的诉求。当然,官媒的态度是支持推迟还房贷。
简单说几点我的看法:
1.推迟还房贷能在网上引起这么激烈的讨论,说明很多人的现金流并不友好,甚至很难支持在收入减少前提下,支持还几个月的房贷。
当然,有一部分人肯定是跟着起哄,想浑水摸鱼,但不能排除很多人这两年的收入确实遇到了很大困难。
媒体前些年报道,中国人不喜欢消费,喜欢存款,大部分家庭还有上杠杆,当然媒体们说的杠杆主要是集齐“六个钱包”召唤神龙,买一套房子成为人生赢家。
目前来看,似乎有些家庭的存款并不富裕,甚至无法支撑起几个月的房贷。
2.无论是当下热议的延迟还房贷,还是暴增的断供法拍房数量,都意味着银行的经营压力跟着水涨船高,住房贷款无法按时按量收回的风险在提高。
我查到两组数据,贷款余额和法拍房增长数据。
截止到2021年11月份,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38.32万亿元,覆盖个人住房贷款人数高达4亿人。
过去五年,法拍房的总量已经从2017年的9000套,暴增到2021年的168万套,五年的时间法拍房数量竟然爆增了185倍。
38万亿的住房贷款,直接用最简单粗暴的算法计算,如果5%房贷利率,推迟一年还贷,银行一年损失1.9万亿现金流,一个月损失1600亿现金流。当然实际肯定不止这些。
170万套法拍房,每一套都或多或少跟银行有关系。17-21年中,前两年法拍房数量虽有增长,但总体可控,整体平稳。
但19年疫情爆发后,数量暴增。在当下的信用社会环境下,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人愿意断供,毕竟征信有污点,这辈子很多事都无法做了。
暴增的法拍房,我个人猜测两种可能性比较大。
一种是房价下跌,乃至腰斩,亏没了首付,继续还贷还不如重新买一套房子划算,所以忍着征信污点的影响,断了月供。
另一种可能,在经济周期叠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家庭收入已经无法支撑月供的开支,被迫选择停了月供,房子也随之被银行收走,拿去走了法拍程序。
但法拍房成功拍卖出去,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很难再拍出原价,两种情况对银行来说,都意味着损失利润。
在现实生活中,我不止一次跟身边朋友说过一句话:风险和债务不会消失,它只是转移了。
在任何国家,银行都是整个经济体的中枢,承上启下,连接经济体中各个行业,各个家庭,是全社会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如果银行出一点小问题,那风险传导溢出到整个经济体,便会发展成一个大问题。
如果银行出了大问题,那风险传导溢出到整个经济体,毁灭吧!
3.我个人预测大概率会出台延迟还房贷政策,但如果可以,个人还是不要轻易申请延迟。
延迟不等于减免利息,该还的一分都不会少,甚至不排除因为延迟还款,后期利息增加的可能性。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旦申请了延迟还款,很有可能会登上银行手头自己家的“征信”,而这份银行手头的“征信”一旦在各家银行间共享,那和上了征信黑名单没有本质区别,个人征信同样受影响。
4.虽然现在已有很多家银行变态,表示同意部分确有困难的个体,可以申请延期还贷。
但要想彻底落实,需要比银行更高一级的部门,制定出一套可视化、可落实的标准。
什么情况可以申请?
贷款延期期限多长时间?
如果落实不到位有各种惩罚?
如果故意瞒报个人收入信息,骗取延期还贷政策,如何处罚?
在这些标准真正出台落实之前,延迟还贷不可能彻底实施。
5.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6.支持评论,谢谢点赞,欢迎转发,跪谢关注
©2010-2019 全知导航-网址全搜罗,
资讯全知道。
苏ICP备10224953号-2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