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康熙临死前为什么叮嘱雍正善待礼亲王后代代善当年做了什么

关键词:代善书杰,亲王,康熙,努尔哈赤,皇太极礼,后来脉

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image.png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image.png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image.png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image.png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image.png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image.png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image.png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image.png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image.png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image.png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image.png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image.png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image.png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image.png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image.png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image.png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image.png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image.png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image.png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image.png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image.png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image.png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image.png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image.png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image.png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image.png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image.png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image.png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image.png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image.png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image.png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image.png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image.png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image.png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image.png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image.png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image.png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image.png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image.png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image.png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image.png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image.png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对清朝礼亲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代六大亲王,其中两有个亲王是爷孙关系,他们就是礼亲王代善,还有(同礼亲王)康亲王杰书。

  这六大亲王的地位要比“八大铁帽子王”更高,因为六亲王只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六个人,而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代善和杰书两爷孙能在清代拥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而代善和杰书,也用自己的行动,壮大了清朝,最后让康熙在驾崩前立下遗诏,令雍正乃至后来的皇帝都要善待礼亲王一脉。

image.png

  康熙的遗诏中,除了强调自己孙子弘皙需要雍正善待以外,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交代的。可是礼亲王一脉却被康熙临终前立下遗诏厚待,这就让人感到不解了。其实回顾历史,了解代善和杰书为皇太极一脉的付出,就会知道康熙的这个遗诏,是非常合理的。

  代善是三朝老臣,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虽说是嫡次子,可因为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太过暴虐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后,对于后金的建立也付出了巨大功劳的代善又顶上了太子之位,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代善会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后金君主。

  不过代善自己有着很严重的观念问题,那就是对前妻之子十分厌恶,甚至痛恨。这两个儿子分别是岳托、硕托,按道理来讲,岳托和硕托都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代善为了以后俩孩子的助力,肯定非常喜爱他们,可是他不这样想,他后来甚至污蔑自己的儿子硕托叛逃,要求努尔哈赤诛杀硕托。

image.png

  后来努尔哈赤调查了这个反常的儿子,才知道代善听信了继妻的话,虐待两个亲子,此举导致努尔哈赤暴怒,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因为努尔哈赤就曾经被父亲的继妻所虐待,代善对儿子的所作所为让努尔哈赤对两个孙子非常同情,后来代善杀了继妻,还发誓不再虐待任何人,努尔哈赤因此才留下了他。

  不过一码归一码,代善对孩子是有缺陷,可他的能力还是不差的。

  代善是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后金早期,这四大贝勒是有资格轮流管理国事,等同于后来的太子监国,太子之位被废了,代善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直到努尔哈赤驾崩,都还是有人拥立代善登基,但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代善很睿智地拥立了能力更强的皇太极登基,这是礼亲王代善一脉和满清皇帝一脉结下的善缘的开始。

  果然的是,皇太极十分有能力,让满清有足够的资本进入中原角逐。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撑到入住北京那一天,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把控朝纲,意图自行登基。多尔衮和豪格的斗争,实际上非常严峻,一旦处理不好,满清江山就会动荡。而此时,代善的态度非常重要,他的支持几乎能决定一半的定局。

image.png

  于是代善再次做出选择,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皇帝。

  因为代善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虽然后来被废,可威望始终还在,竞争皇位,代善也是还有机会的。但代善先后拥立了皇太极和福临父子俩,这个行为对皇太极一脉的恩情是很大的,特别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的夺权,如果代善支持了多尔衮,那么皇太极的皇位绝对就不可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一朝,福临对于代善十分尊重,在顺治五年,代善于北京去世,但他的礼亲王之位,却是世袭罔替,也就是清朝所称的铁帽子王。

  不过代善的功劳再大,也只有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人能够亲身感受到,康熙却是感受不到的。那么康熙后来遗诏要善待礼亲王一脉,立下这个遗诏的动机是因为代善之孙,爱新觉罗·杰书。

image.png

  代善去世时,杰书还很年幼,但在康熙六年,杰书就被封多罗郡王,其实这个时候开始,顺治已经对代善一脉的后人非常重视了。杰书还要比康熙大几岁,属于康熙的族兄。

  杰书不是那种靠着宗族俸禄混饭吃的草包,他继承了代善一脉的善勇,而杰书也继承了代善礼亲王之位,在杰书时期,礼亲王爵位又因为他改为康亲王。

  康熙朝早期,有着藩镇隐患,因为三位汉人军阀的帮助,满清才顺利地入主中原,代价是让三个汉人成为异姓王。而随着清朝的稳定,满清统治者开始考虑撤销藩镇,此举就是在断三个异姓王的前途,因此在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组成战线反清。可是三个人中,只有吴三桂反得最彻底,自立为帝,当年大顺也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倒戈最终让汉民族痛失中原政权,如此再反满清,贰臣吴三桂是完全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耿精忠和尚可喜还有侥幸的可能。

image.png

  但即便是侥幸,也要打过一场。

  康熙十三年,康熙让杰书任大将军,出兵浙江,讨伐耿精忠。

  杰书出征,很快地压制了耿精忠的吞并速度,在浙江挫败耿精忠部队。不过杰书在浙江守城期间,也被康熙斥责过没有主动出兵。后来杰书主动出兵攻打耿精忠,耿精忠兵败,杰书劝降耿精忠,以保住他性命担保,让耿精忠顺利地投降了。

  耿精忠投降后,杰书继续南下讨伐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这个过程中,杰书睿智地控制了耿精忠为其征战,最终杰书也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完成这场长达几年的讨伐战。

  回到京师后,耿精忠因为有异心被处死。

image.png

  平定耿精忠,是杰书在康熙朝最大的功绩,也是康熙对礼亲王一脉决意要善待的根源。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杰书还出征防御蒙古,后来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班师回朝。直到几年之后,杰书才去世。

  不过杰书去世了,康熙依旧善待礼亲王一脉,让杰书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时期,代善一脉的“铁帽子王”就有三个了。代善本身是礼亲王,而那个被代善虐待过的儿子岳托最早是成亲王,后来被皇太极削了,最后追封为克勤郡王,代善另一个孙子勒克得浑则是顺承郡王。

  重视礼亲王一脉,不是从康熙时候才开始的,而是很早便开始了。代善一脉,后世的三个铁帽子王一直延续,没有断绝,加上康熙的遗诏,这三个铁帽子让礼亲王后人过得非常显贵。

image.png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因为代善和杰书的功绩,最终奠定了他们家族在满清的显赫。从后人的角度来讲,康熙的遗诏其实更是锦上添花,为的是宣传忠诚的之后换来的善待。不过从代善起,他本人和皇太极一脉结下的善缘也是这份回报的最大基础,在后金和大清之交,努尔哈赤众兄弟纷纷有着心思夺权,作为前太子的代善没有出手夺权,这种忠诚就已经足以让其后人善终了。

  一门三王,这也是善待后人风光无限的荣耀,而最重要的是,清代六大亲王之中,代善和爷孙占据两席,可见整个清朝历史中,对他们的高评价没有改变过,或许这种安稳的传承,这也是当年代善所希望那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1-04-23 00:05:25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