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央行副行长刘桂平:建议制定“金融稳定法”

关键词:金融,风险,稳定,处置,机制,防范,部门,工作,化解,建立

但我国现行法律对金融稳定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的规定条款分散、过于原则

  编者按

  金融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健全金融稳定顶层制度设计,解决风险处置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必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专门制定“金融稳定法”,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为此,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提出制定“金融稳定法”的议案,建议将其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并加快推进,着力构建全面维护金融稳定的四梁八柱,建立统筹全局、体系完备的金融稳定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职责,压实各方责任,补足风险处置制度短板。

  作者|刘桂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6期

  金融稳定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控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法治的部署,有必要专门制定“金融稳定法”,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和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201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散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历史上长期积累的各类金融风险“水落石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须臾不能放松。从风险成因和表现看,我国金融风险是多年长期积累形成的,是体制性、机制性、周期性和行为性等因素叠加的结果,风险点多面广,金融体系脆弱性依然存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不确定,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仍处于阵痛期,金融稳定将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稳妥应对,积极有效遏制金融风险传染扩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但我国现行法律对金融稳定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的规定条款分散、过于原则,部门化色彩较浓,缺乏系统完整的规定。建立统一、有序、高效、权威的金融稳定法律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加快制定“金融稳定法”的必要性

  一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迫切要求。金融风险的外溢性、复杂性、关联性强,一旦发生传导蔓延将严重威胁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近年来,金融机构业务活动日益复杂,金融风险呈现多样化和隐蔽化的特征,更易产生跨行业、跨市场和跨境的金融风险传导,识别和管理金融风险的难度不断加大。加之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类金融风险多发高发,亟待通过立法方式建立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大局。

  二是及时总结国内金融风险化解处置经验,健全金融稳定工作机制的需要。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融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部署,充分发挥前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研究金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带领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稳妥处置高风险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清理整顿影子银行和非法金融活动,稳步化解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有效防范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和外部冲击。金融管理部门积极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存款保险机构专业化、市场化处置平台作用,成功处置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中小银行风险。各部门、各地区积极配合、上下联动,有力支持打赢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有必要及时总结相关工作机制和成熟做法,并上升为法律层面的长效制度。

  三是解决金融稳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保障下一阶段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顺利实施的需要。从国内实践看,当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及早期干预、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和处置救助等制度规定还不完善。金融风险处置过程中,法律依据不够充分,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不够清晰,各方主体和监管责任有待压实,处置资金来源和使用顺序不够明确、市场化法治化处置手段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制约和影响处置效率,增加处置难度和成本。亟须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法律规定,建立权威高效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为金融风险处置提供法治保障。

  四是借鉴国际监管改革经验为我所用的需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英国分别出台《多德—弗兰克法案》和《银行法》,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或授权中央银行负责金融稳定,并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能力,健全金融风险监测识别和处置机制。德国专门出台了《金融稳定法》,明确中央银行负责分析识别重大金融风险,强化信息收集获取能力,并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加强中央银行、财政、监管部门的协调。有必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完善我国金融稳定法律制度。

  五是加强金融稳定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健全金融法治的需要。目前我国涉及金融稳定的制度规定分散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多部法律中。虽然相关法律法规从各自角度不同程度地规定了金融稳定条款,但总体上受制于部门立法、行业立法,缺乏跨行业跨部门从全局高度对金融稳定制度的统筹安排。现有法律条文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执行的具体措施和程序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如《中国人民银行法》仅规定人民银行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但缺乏具体制度规定,没有明确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和监管措施,也未建立有效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已不能适应履行金融稳定职责和金融风险处置实践的需要。

  将“金融稳定法”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计划,加快推进本法立法工作,条件成熟时尽快出台。“金融稳定法”将立足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着力构建全面维护金融稳定的四梁八柱,建立统筹全局、体系完备的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补足风险处置制度短板。《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在修订中,但其修改并不能替代、涵盖“金融稳定法”的功能,故这两部法律立法工作应同步进行,形成互补,共同构成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的法律基础。

  “金融稳定法”的具体设想

  一是通过“金融稳定法”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稳定总体工作机制。健全金融稳定顶层设计,明确金融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工作,强化协调配合。各地方各部门应当坚决贯彻落实金融委部署,尽职尽责、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健全部门之间、央地之间金融稳定协调合作机制,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合力。

  二是在“金融稳定法”中构建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完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评级体系,精准识别高风险机构,及时发现、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构建早期预警与早期纠正制度,充分发挥存款保险机构早期纠正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恢复与处置计划,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将风险化解于苗头阶段。建立高效联动、统筹协调的处置机制,丰富处置手段和工具,抓住风险处置的时间窗口,进一步提升处置效率,阻遏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三是在“金融稳定法”中建立健全权威、高效、专业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明确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和处置主体,建立金融风险有序处置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明确金融委对风险处置工作的前线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能,明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处置职责。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处置原则,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风险处置资金池,健全损失分摊机制,打破刚性兑付,强化市场纪律,防范道德风险。健全处置措施,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政策工具储备。

  四是在“金融稳定法”中明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职责,压实各方责任。厘清中央和地方金融稳定责任划分,合理界定部门职责。人民银行负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所监管行业的风险监测和处置工作。地方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属地责任,按规定负责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各类组织、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等的风险处置,对辖区内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负总责。压实各方责任,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追责问责机制。此外,要针对这些职责,建立法律责任制度,督促相关机构和个人积极履行职责,担负起保障国家金融稳定的职能。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1-03-17 08:16:48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