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毕业生留京率连续下降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关键词:人才,就业,城市,毕业生,发展,政策,北京,高校,大学生,工作

不少城市的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存在突出问题

  近年来,北京高校毕业生留京率连续下降。日前,“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更多探讨不断聚焦——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编者按

  2021年新年伊始,今年毕业的年轻人即将涌入求职大潮。对于95后、00后而言,“北漂”“沪漂”还是圆梦的必经通道吗?当代青年的择居、择业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让“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人才释放更多活力?我们带您走近毕业青年及相关群体“一探究竟”,并请专家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时代变迁与心态演进。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李长安

  近年来,北京高校毕业生留京率连续下降。日前,“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更多探讨不断聚焦——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编者按

  2021年新年伊始,今年毕业的年轻人即将涌入求职大潮。对于95后、00后而言,“北漂”“沪漂”还是圆梦的必经通道吗?当代青年的择居、择业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让“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人才释放更多活力?我们带您走近毕业青年及相关群体“一探究竟”,并请专家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时代变迁与心态演进。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李长安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在了解招聘单位信息。新华社发

  1.兼顾职业与生活:青年择业观悄然改变

  记者:近期,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继发布,引发网友关注。《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的比例近三年连续呈小幅下降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再“北漂”的青年,都去了哪里?

  李长安:近几年,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持续下降,原因多种多样。按照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推力”即排斥力,“拉力”即吸引力。

  一方面,随着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生活、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对大学毕业生的“推力”也越来越大。工作、购房、通勤压力大,几乎成了大城市中青年的普遍感受,网上流传的“996”“打工人”等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工作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连年上演,很多二三线城市连续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对大学生的“拉力”越来越大。“非北上广深不去”的想法,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已悄然改变。

  同时,一线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过去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已经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减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持续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从注重数量向看重质量转变。

  再看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择业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一些二三线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工作节奏,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因素。

  赵忠: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逐年下降,是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就业多元化趋势逐渐显现带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早期主要体现在就业单位的多元化,经历了从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成为重要雇佣主体的转变。

  “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这一讨论兴起,提出了就业多元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就业区域的多元化。近年来,北京的核心功能定位发生变化,明确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不再包括“经济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对非首都核心功能逐步疏解,必然会推动部分毕业生离京就业;北京居住和生活成本连年上升,让毕业生深感居留不易;同时,其他城市和区域创造出更多满足他们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平台,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从调研数据看,很大一部分北京高校毕业生选择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二三线城市就业,既能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能更好地兼顾生活质量。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一名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新华社发

  2.海阔凭鱼跃:人才“下沉”、机遇上升

  记者:长远来看,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基层地区就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赵忠:当前,我国不同城市和区域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优势上的差异逐渐明显,对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也日渐差异化,为毕业生就业拓宽了选择空间。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质推进,也为毕业生到非特大城市就业生活创造了更好条件。

  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本质上是劳动力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过程。如果有更多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或更基层地区就业,将有利于全国人才分布的优化,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转型,促进我国区域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更加平衡发展,从而孕育更大的生机活力。

  李长安:过去很长时间里,大学生到一线城市就业,是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大量大学生聚集在一线城市,容易使劳动力市场产生“拥挤”现象,一方面减少人才在一线城市得到理想工作岗位的机会,另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如今,大批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时目光放远。随着他们的“下沉”,许多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的人才结构得以改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对于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毕业生个人而言,这种选择能够突出个人的知识价值,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2020年7月,北京高校毕业生姜鹏(右一)成为一名选调生,来到重庆基层工作。图为他在八角井村农户院坝中与村民交流。新华社发

  3.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记者:这些年,不少城市为吸引人才出台了优惠政策,让人才看到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当然,也要看到一些离开“北上广”的人又因频频受挫而重返故地。您认为,要让“下沉”的人才留得住、发展好,还存在哪些“肠梗阻”,又该怎样革除积弊?

  李长安:目前各地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从落户到工资职称、从住房到养老医疗等,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来本地工作有一定吸引力。

  但事实上,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发展环境,这才是留住人才的“王牌”。同时还要看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已经由过去对待遇、户口等的追求,转变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关注。因此,各地引进人才时不能仅停留在待遇、落户等层面,更要着力营造适宜人才发挥作用、得到成长的环境,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赵忠:不少城市的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存在突出问题: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市场未能成为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的决定性因素;用人主体缺位严重,导致政府行为替代市场机制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沟通不畅,政府宏观政策与企业微观需求之间不能完全匹配;各地人才政策严重趋同,与当地自然禀赋、发展水平等衔接不足,削弱了政策因势利导的作用。

  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对政府而言,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好人才和企业的服务工作,成为连接人才和企业的纽带。吸引人才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得好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帮助人才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安居要在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乐业要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的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以活跃的经济涵养人才。

  一线讲述:①脚踩泥土,前进的步子更踏实 ②离京“风景”照样美 ③三十而已,回到北京再出发

  网络关注:择一座城,舞出我人生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耿建扩、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8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在了解招聘单位信息。新华社发

  1.兼顾职业与生活:青年择业观悄然改变

  记者:近期,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继发布,引发网友关注。《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的比例近三年连续呈小幅下降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再“北漂”的青年,都去了哪里?

  李长安:近几年,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持续下降,原因多种多样。按照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推力”即排斥力,“拉力”即吸引力。

  一方面,随着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生活、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对大学毕业生的“推力”也越来越大。工作、购房、通勤压力大,几乎成了大城市中青年的普遍感受,网上流传的“996”“打工人”等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工作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连年上演,很多二三线城市连续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对大学生的“拉力”越来越大。“非北上广深不去”的想法,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已悄然改变。

  同时,一线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过去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已经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减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持续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从注重数量向看重质量转变。

  再看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择业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一些二三线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工作节奏,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因素。

  赵忠: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逐年下降,是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就业多元化趋势逐渐显现带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早期主要体现在就业单位的多元化,经历了从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成为重要雇佣主体的转变。

  “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这一讨论兴起,提出了就业多元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就业区域的多元化。近年来,北京的核心功能定位发生变化,明确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不再包括“经济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对非首都核心功能逐步疏解,必然会推动部分毕业生离京就业;北京居住和生活成本连年上升,让毕业生深感居留不易;同时,其他城市和区域创造出更多满足他们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平台,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从调研数据看,很大一部分北京高校毕业生选择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二三线城市就业,既能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能更好地兼顾生活质量。

  近年来,北京高校毕业生留京率连续下降。日前,“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更多探讨不断聚焦——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编者按

  2021年新年伊始,今年毕业的年轻人即将涌入求职大潮。对于95后、00后而言,“北漂”“沪漂”还是圆梦的必经通道吗?当代青年的择居、择业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让“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人才释放更多活力?我们带您走近毕业青年及相关群体“一探究竟”,并请专家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时代变迁与心态演进。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李长安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在了解招聘单位信息。新华社发

  1.兼顾职业与生活:青年择业观悄然改变

  记者:近期,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继发布,引发网友关注。《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的比例近三年连续呈小幅下降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再“北漂”的青年,都去了哪里?

  李长安:近几年,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持续下降,原因多种多样。按照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推力”即排斥力,“拉力”即吸引力。

  一方面,随着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生活、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对大学毕业生的“推力”也越来越大。工作、购房、通勤压力大,几乎成了大城市中青年的普遍感受,网上流传的“996”“打工人”等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工作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连年上演,很多二三线城市连续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对大学生的“拉力”越来越大。“非北上广深不去”的想法,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已悄然改变。

  同时,一线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过去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已经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减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持续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从注重数量向看重质量转变。

  再看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择业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一些二三线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工作节奏,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因素。

  赵忠: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逐年下降,是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就业多元化趋势逐渐显现带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早期主要体现在就业单位的多元化,经历了从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成为重要雇佣主体的转变。

  “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这一讨论兴起,提出了就业多元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就业区域的多元化。近年来,北京的核心功能定位发生变化,明确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不再包括“经济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对非首都核心功能逐步疏解,必然会推动部分毕业生离京就业;北京居住和生活成本连年上升,让毕业生深感居留不易;同时,其他城市和区域创造出更多满足他们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平台,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从调研数据看,很大一部分北京高校毕业生选择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二三线城市就业,既能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能更好地兼顾生活质量。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一名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新华社发

  2.海阔凭鱼跃:人才“下沉”、机遇上升

  记者:长远来看,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基层地区就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赵忠:当前,我国不同城市和区域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优势上的差异逐渐明显,对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也日渐差异化,为毕业生就业拓宽了选择空间。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质推进,也为毕业生到非特大城市就业生活创造了更好条件。

  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本质上是劳动力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过程。如果有更多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或更基层地区就业,将有利于全国人才分布的优化,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转型,促进我国区域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更加平衡发展,从而孕育更大的生机活力。

  李长安:过去很长时间里,大学生到一线城市就业,是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大量大学生聚集在一线城市,容易使劳动力市场产生“拥挤”现象,一方面减少人才在一线城市得到理想工作岗位的机会,另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如今,大批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时目光放远。随着他们的“下沉”,许多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的人才结构得以改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对于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毕业生个人而言,这种选择能够突出个人的知识价值,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2020年7月,北京高校毕业生姜鹏(右一)成为一名选调生,来到重庆基层工作。图为他在八角井村农户院坝中与村民交流。新华社发

  3.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记者:这些年,不少城市为吸引人才出台了优惠政策,让人才看到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当然,也要看到一些离开“北上广”的人又因频频受挫而重返故地。您认为,要让“下沉”的人才留得住、发展好,还存在哪些“肠梗阻”,又该怎样革除积弊?

  李长安:目前各地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从落户到工资职称、从住房到养老医疗等,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来本地工作有一定吸引力。

  但事实上,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发展环境,这才是留住人才的“王牌”。同时还要看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已经由过去对待遇、户口等的追求,转变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关注。因此,各地引进人才时不能仅停留在待遇、落户等层面,更要着力营造适宜人才发挥作用、得到成长的环境,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赵忠:不少城市的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存在突出问题: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市场未能成为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的决定性因素;用人主体缺位严重,导致政府行为替代市场机制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沟通不畅,政府宏观政策与企业微观需求之间不能完全匹配;各地人才政策严重趋同,与当地自然禀赋、发展水平等衔接不足,削弱了政策因势利导的作用。

  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对政府而言,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好人才和企业的服务工作,成为连接人才和企业的纽带。吸引人才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得好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帮助人才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安居要在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乐业要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的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以活跃的经济涵养人才。

  一线讲述:①脚踩泥土,前进的步子更踏实 ②离京“风景”照样美 ③三十而已,回到北京再出发

  网络关注:择一座城,舞出我人生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耿建扩、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8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一名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新华社发

  2.海阔凭鱼跃:人才“下沉”、机遇上升

  记者:长远来看,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基层地区就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赵忠:当前,我国不同城市和区域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优势上的差异逐渐明显,对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也日渐差异化,为毕业生就业拓宽了选择空间。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质推进,也为毕业生到非特大城市就业生活创造了更好条件。

  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本质上是劳动力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过程。如果有更多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或更基层地区就业,将有利于全国人才分布的优化,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转型,促进我国区域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更加平衡发展,从而孕育更大的生机活力。

  李长安:过去很长时间里,大学生到一线城市就业,是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大量大学生聚集在一线城市,容易使劳动力市场产生“拥挤”现象,一方面减少人才在一线城市得到理想工作岗位的机会,另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如今,大批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时目光放远。随着他们的“下沉”,许多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的人才结构得以改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对于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毕业生个人而言,这种选择能够突出个人的知识价值,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近年来,北京高校毕业生留京率连续下降。日前,“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更多探讨不断聚焦——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编者按

  2021年新年伊始,今年毕业的年轻人即将涌入求职大潮。对于95后、00后而言,“北漂”“沪漂”还是圆梦的必经通道吗?当代青年的择居、择业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让“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人才释放更多活力?我们带您走近毕业青年及相关群体“一探究竟”,并请专家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时代变迁与心态演进。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赵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李长安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在了解招聘单位信息。新华社发

  1.兼顾职业与生活:青年择业观悄然改变

  记者:近期,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继发布,引发网友关注。《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的比例近三年连续呈小幅下降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再“北漂”的青年,都去了哪里?

  李长安:近几年,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持续下降,原因多种多样。按照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推力”即排斥力,“拉力”即吸引力。

  一方面,随着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生活、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对大学毕业生的“推力”也越来越大。工作、购房、通勤压力大,几乎成了大城市中青年的普遍感受,网上流传的“996”“打工人”等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工作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连年上演,很多二三线城市连续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对大学生的“拉力”越来越大。“非北上广深不去”的想法,在很多年轻人心中已悄然改变。

  同时,一线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过去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已经改变,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减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持续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从注重数量向看重质量转变。

  再看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择业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一些二三线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工作节奏,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因素。

  赵忠: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逐年下降,是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就业多元化趋势逐渐显现带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早期主要体现在就业单位的多元化,经历了从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成为重要雇佣主体的转变。

  “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不爱‘北漂’了”这一讨论兴起,提出了就业多元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就业区域的多元化。近年来,北京的核心功能定位发生变化,明确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不再包括“经济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对非首都核心功能逐步疏解,必然会推动部分毕业生离京就业;北京居住和生活成本连年上升,让毕业生深感居留不易;同时,其他城市和区域创造出更多满足他们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平台,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从调研数据看,很大一部分北京高校毕业生选择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二三线城市就业,既能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能更好地兼顾生活质量。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一名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新华社发

  2.海阔凭鱼跃:人才“下沉”、机遇上升

  记者:长远来看,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基层地区就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赵忠:当前,我国不同城市和区域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优势上的差异逐渐明显,对劳动者的技能需求也日渐差异化,为毕业生就业拓宽了选择空间。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质推进,也为毕业生到非特大城市就业生活创造了更好条件。

  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本质上是劳动力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过程。如果有更多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或更基层地区就业,将有利于全国人才分布的优化,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转型,促进我国区域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更加平衡发展,从而孕育更大的生机活力。

  李长安:过去很长时间里,大学生到一线城市就业,是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大量大学生聚集在一线城市,容易使劳动力市场产生“拥挤”现象,一方面减少人才在一线城市得到理想工作岗位的机会,另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如今,大批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时目光放远。随着他们的“下沉”,许多二三线城市、基层单位的人才结构得以改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对于我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毕业生个人而言,这种选择能够突出个人的知识价值,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留下还是离开?梦想不是“单选题”

  2020年7月,北京高校毕业生姜鹏(右一)成为一名选调生,来到重庆基层工作。图为他在八角井村农户院坝中与村民交流。新华社发

  3.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记者:这些年,不少城市为吸引人才出台了优惠政策,让人才看到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当然,也要看到一些离开“北上广”的人又因频频受挫而重返故地。您认为,要让“下沉”的人才留得住、发展好,还存在哪些“肠梗阻”,又该怎样革除积弊?

  李长安:目前各地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从落户到工资职称、从住房到养老医疗等,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来本地工作有一定吸引力。

  但事实上,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发展环境,这才是留住人才的“王牌”。同时还要看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已经由过去对待遇、户口等的追求,转变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关注。因此,各地引进人才时不能仅停留在待遇、落户等层面,更要着力营造适宜人才发挥作用、得到成长的环境,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赵忠:不少城市的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存在突出问题: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市场未能成为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的决定性因素;用人主体缺位严重,导致政府行为替代市场机制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沟通不畅,政府宏观政策与企业微观需求之间不能完全匹配;各地人才政策严重趋同,与当地自然禀赋、发展水平等衔接不足,削弱了政策因势利导的作用。

  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对政府而言,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好人才和企业的服务工作,成为连接人才和企业的纽带。吸引人才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得好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帮助人才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安居要在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乐业要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的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以活跃的经济涵养人才。

  一线讲述:①脚踩泥土,前进的步子更踏实 ②离京“风景”照样美 ③三十而已,回到北京再出发

  网络关注:择一座城,舞出我人生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耿建扩、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8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2020年7月,北京高校毕业生姜鹏(右一)成为一名选调生,来到重庆基层工作。图为他在八角井村农户院坝中与村民交流。新华社发

  3.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记者:这些年,不少城市为吸引人才出台了优惠政策,让人才看到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当然,也要看到一些离开“北上广”的人又因频频受挫而重返故地。您认为,要让“下沉”的人才留得住、发展好,还存在哪些“肠梗阻”,又该怎样革除积弊?

  李长安:目前各地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从落户到工资职称、从住房到养老医疗等,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这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来本地工作有一定吸引力。

  但事实上,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改善发展环境,这才是留住人才的“王牌”。同时还要看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已经由过去对待遇、户口等的追求,转变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关注。因此,各地引进人才时不能仅停留在待遇、落户等层面,更要着力营造适宜人才发挥作用、得到成长的环境,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养凤”。

  赵忠:不少城市的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存在突出问题: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市场未能成为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的决定性因素;用人主体缺位严重,导致政府行为替代市场机制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沟通不畅,政府宏观政策与企业微观需求之间不能完全匹配;各地人才政策严重趋同,与当地自然禀赋、发展水平等衔接不足,削弱了政策因势利导的作用。

  解决上述问题,一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对政府而言,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好人才和企业的服务工作,成为连接人才和企业的纽带。吸引人才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得好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帮助人才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安居要在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乐业要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的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以活跃的经济涵养人才。

  一线讲述:①脚踩泥土,前进的步子更踏实 ②离京“风景”照样美 ③三十而已,回到北京再出发

  网络关注:择一座城,舞出我人生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耿建扩、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8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1-01-19 23:14:54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