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五丈原之战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诸葛亮在此陨落

关键词:诸葛亮,五丈原,北伐前蜀北出,渭河军中

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战,是什么样子的。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战,是什么样子的。

image.png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一、丞相西驱十万来

  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西行,过咸阳、杨陵,由虢镇下,此乃古镇,有3000多年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出此,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也都发生在附近。镇所在处南是秦岭山,北是高塬,中间是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及渭河,河上有桥。在渭河桥头向左前方看去,逶迤而下的秦岭将入川道时形成了一处缓坡,左右延展,成为台地,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五丈原。

  从渭河到五丈原坡下行车用不了10分钟,很近。接着是盘旋的车道,比想像中的要高,要陡。来到原上,特地从车上下来,站在原畔向下面眺望,渭河在视线中已不清晰,在一片片楼群、厂房中时隐时现,倒是新修的高铁和车站十分显眼。再往对面看,那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到的北原,隔川眺望,只觉得宽大、高远,没有想像的那种仄陡,这也加重了心中的某种疑惑。

  原上地势较平坦,原畔有一院落,衬着松柏,古朴肃穆,这就是诸葛庙。庙内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进庙,为武侯敬了香,又看了历代题刻、碑铭,参观了“诸葛亮历次北伐展览”,再回到庙前的广场,已夕阳西沉。一阵风来,耳边似有瑟瑟之声,是空谷回音?还是真的已经走进了历史?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在诸葛亮的人生中有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他家乡和隆中度过,在拼命地积累知识,做着准备;后一个27年他追随了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先主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27年前他向先主提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从此他一直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着努力,践行着他对先主的承诺。

image.png

  还是这样的黄昏,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诸葛亮向远方眺望时,心里在想着什么?

  二、秋风原下久徘徊

  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陷入深思时,耳畔吹过的是秋风的天。

  此战的前后经过,《三国志》武侯传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但仅就上述简略的记载,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悉大众”。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二是“由斜谷出”。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三是“对于渭南”。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image.png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image.png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四、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image.png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五丈原归来,成小诗一首,作为此行的记念:十万子弟出斜谷,渭水分田欲报蜀。武侯呕血增忧恚,宣王免战问饭否。心外无刀谁握刀?原下有虎难缚虎。长星不为英雄在,坠向天边随先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一、丞相西驱十万来

  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西行,过咸阳、杨陵,由虢镇下,此乃古镇,有3000多年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出此,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也都发生在附近。镇所在处南是秦岭山,北是高塬,中间是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及渭河,河上有桥。在渭河桥头向左前方看去,逶迤而下的秦岭将入川道时形成了一处缓坡,左右延展,成为台地,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五丈原。

  从渭河到五丈原坡下行车用不了10分钟,很近。接着是盘旋的车道,比想像中的要高,要陡。来到原上,特地从车上下来,站在原畔向下面眺望,渭河在视线中已不清晰,在一片片楼群、厂房中时隐时现,倒是新修的高铁和车站十分显眼。再往对面看,那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到的北原,隔川眺望,只觉得宽大、高远,没有想像的那种仄陡,这也加重了心中的某种疑惑。

  原上地势较平坦,原畔有一院落,衬着松柏,古朴肃穆,这就是诸葛庙。庙内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进庙,为武侯敬了香,又看了历代题刻、碑铭,参观了“诸葛亮历次北伐展览”,再回到庙前的广场,已夕阳西沉。一阵风来,耳边似有瑟瑟之声,是空谷回音?还是真的已经走进了历史?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在诸葛亮的人生中有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他家乡和隆中度过,在拼命地积累知识,做着准备;后一个27年他追随了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先主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27年前他向先主提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从此他一直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着努力,践行着他对先主的承诺。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战,是什么样子的。

image.png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一、丞相西驱十万来

  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西行,过咸阳、杨陵,由虢镇下,此乃古镇,有3000多年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出此,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也都发生在附近。镇所在处南是秦岭山,北是高塬,中间是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及渭河,河上有桥。在渭河桥头向左前方看去,逶迤而下的秦岭将入川道时形成了一处缓坡,左右延展,成为台地,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五丈原。

  从渭河到五丈原坡下行车用不了10分钟,很近。接着是盘旋的车道,比想像中的要高,要陡。来到原上,特地从车上下来,站在原畔向下面眺望,渭河在视线中已不清晰,在一片片楼群、厂房中时隐时现,倒是新修的高铁和车站十分显眼。再往对面看,那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到的北原,隔川眺望,只觉得宽大、高远,没有想像的那种仄陡,这也加重了心中的某种疑惑。

  原上地势较平坦,原畔有一院落,衬着松柏,古朴肃穆,这就是诸葛庙。庙内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进庙,为武侯敬了香,又看了历代题刻、碑铭,参观了“诸葛亮历次北伐展览”,再回到庙前的广场,已夕阳西沉。一阵风来,耳边似有瑟瑟之声,是空谷回音?还是真的已经走进了历史?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在诸葛亮的人生中有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他家乡和隆中度过,在拼命地积累知识,做着准备;后一个27年他追随了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先主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27年前他向先主提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从此他一直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着努力,践行着他对先主的承诺。

image.png

  还是这样的黄昏,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诸葛亮向远方眺望时,心里在想着什么?

  二、秋风原下久徘徊

  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陷入深思时,耳畔吹过的是秋风的天。

  此战的前后经过,《三国志》武侯传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但仅就上述简略的记载,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悉大众”。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二是“由斜谷出”。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三是“对于渭南”。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image.png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image.png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四、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image.png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五丈原归来,成小诗一首,作为此行的记念:十万子弟出斜谷,渭水分田欲报蜀。武侯呕血增忧恚,宣王免战问饭否。心外无刀谁握刀?原下有虎难缚虎。长星不为英雄在,坠向天边随先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是这样的黄昏,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诸葛亮向远方眺望时,心里在想着什么?

  二、秋风原下久徘徊

  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陷入深思时,耳畔吹过的是秋风的天。

  此战的前后经过,《三国志》武侯传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但仅就上述简略的记载,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悉大众”。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二是“由斜谷出”。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三是“对于渭南”。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战,是什么样子的。

image.png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一、丞相西驱十万来

  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西行,过咸阳、杨陵,由虢镇下,此乃古镇,有3000多年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出此,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也都发生在附近。镇所在处南是秦岭山,北是高塬,中间是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及渭河,河上有桥。在渭河桥头向左前方看去,逶迤而下的秦岭将入川道时形成了一处缓坡,左右延展,成为台地,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五丈原。

  从渭河到五丈原坡下行车用不了10分钟,很近。接着是盘旋的车道,比想像中的要高,要陡。来到原上,特地从车上下来,站在原畔向下面眺望,渭河在视线中已不清晰,在一片片楼群、厂房中时隐时现,倒是新修的高铁和车站十分显眼。再往对面看,那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到的北原,隔川眺望,只觉得宽大、高远,没有想像的那种仄陡,这也加重了心中的某种疑惑。

  原上地势较平坦,原畔有一院落,衬着松柏,古朴肃穆,这就是诸葛庙。庙内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进庙,为武侯敬了香,又看了历代题刻、碑铭,参观了“诸葛亮历次北伐展览”,再回到庙前的广场,已夕阳西沉。一阵风来,耳边似有瑟瑟之声,是空谷回音?还是真的已经走进了历史?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在诸葛亮的人生中有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他家乡和隆中度过,在拼命地积累知识,做着准备;后一个27年他追随了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先主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27年前他向先主提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从此他一直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着努力,践行着他对先主的承诺。

image.png

  还是这样的黄昏,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诸葛亮向远方眺望时,心里在想着什么?

  二、秋风原下久徘徊

  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陷入深思时,耳畔吹过的是秋风的天。

  此战的前后经过,《三国志》武侯传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但仅就上述简略的记载,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悉大众”。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二是“由斜谷出”。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三是“对于渭南”。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image.png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image.png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四、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image.png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五丈原归来,成小诗一首,作为此行的记念:十万子弟出斜谷,渭水分田欲报蜀。武侯呕血增忧恚,宣王免战问饭否。心外无刀谁握刀?原下有虎难缚虎。长星不为英雄在,坠向天边随先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战,是什么样子的。

image.png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一、丞相西驱十万来

  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西行,过咸阳、杨陵,由虢镇下,此乃古镇,有3000多年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出此,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也都发生在附近。镇所在处南是秦岭山,北是高塬,中间是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及渭河,河上有桥。在渭河桥头向左前方看去,逶迤而下的秦岭将入川道时形成了一处缓坡,左右延展,成为台地,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五丈原。

  从渭河到五丈原坡下行车用不了10分钟,很近。接着是盘旋的车道,比想像中的要高,要陡。来到原上,特地从车上下来,站在原畔向下面眺望,渭河在视线中已不清晰,在一片片楼群、厂房中时隐时现,倒是新修的高铁和车站十分显眼。再往对面看,那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到的北原,隔川眺望,只觉得宽大、高远,没有想像的那种仄陡,这也加重了心中的某种疑惑。

  原上地势较平坦,原畔有一院落,衬着松柏,古朴肃穆,这就是诸葛庙。庙内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进庙,为武侯敬了香,又看了历代题刻、碑铭,参观了“诸葛亮历次北伐展览”,再回到庙前的广场,已夕阳西沉。一阵风来,耳边似有瑟瑟之声,是空谷回音?还是真的已经走进了历史?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在诸葛亮的人生中有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他家乡和隆中度过,在拼命地积累知识,做着准备;后一个27年他追随了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先主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27年前他向先主提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从此他一直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着努力,践行着他对先主的承诺。

image.png

  还是这样的黄昏,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诸葛亮向远方眺望时,心里在想着什么?

  二、秋风原下久徘徊

  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陷入深思时,耳畔吹过的是秋风的天。

  此战的前后经过,《三国志》武侯传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但仅就上述简略的记载,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悉大众”。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二是“由斜谷出”。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三是“对于渭南”。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image.png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image.png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四、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image.png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五丈原归来,成小诗一首,作为此行的记念:十万子弟出斜谷,渭水分田欲报蜀。武侯呕血增忧恚,宣王免战问饭否。心外无刀谁握刀?原下有虎难缚虎。长星不为英雄在,坠向天边随先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四、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你真的了解五丈原之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五丈原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听起来却总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这种悲凉自然来源于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北伐,虽然有胜有败,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完成光复汉室的心愿,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后一站,他最终也是在这里病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战,是什么样子的。

image.png

  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的秦岭与渭河之间,1781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寞无闻的五丈原从此名扬天下。

  一、丞相西驱十万来

  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西行,过咸阳、杨陵,由虢镇下,此乃古镇,有3000多年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出此,萧史吹箫引凤、韩信暗渡陈仓也都发生在附近。镇所在处南是秦岭山,北是高塬,中间是2条铁路、1条高速公路及渭河,河上有桥。在渭河桥头向左前方看去,逶迤而下的秦岭将入川道时形成了一处缓坡,左右延展,成为台地,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五丈原。

  从渭河到五丈原坡下行车用不了10分钟,很近。接着是盘旋的车道,比想像中的要高,要陡。来到原上,特地从车上下来,站在原畔向下面眺望,渭河在视线中已不清晰,在一片片楼群、厂房中时隐时现,倒是新修的高铁和车站十分显眼。再往对面看,那就是史书上屡屡提到的北原,隔川眺望,只觉得宽大、高远,没有想像的那种仄陡,这也加重了心中的某种疑惑。

  原上地势较平坦,原畔有一院落,衬着松柏,古朴肃穆,这就是诸葛庙。庙内有诸葛亮的衣冠冢,进庙,为武侯敬了香,又看了历代题刻、碑铭,参观了“诸葛亮历次北伐展览”,再回到庙前的广场,已夕阳西沉。一阵风来,耳边似有瑟瑟之声,是空谷回音?还是真的已经走进了历史?

  蜀建兴十二年(234),54岁的诸葛亮率10万大军由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他第6次北伐,8年前他就从成都进驻到了汉中,作为主持朝政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把北伐看得比权力更重要,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留在了汉中。然而时也?命也?前5次北伐都未能成功,这一次他用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在诸葛亮的人生中有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他家乡和隆中度过,在拼命地积累知识,做着准备;后一个27年他追随了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先主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27年前他向先主提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从此他一直按照这个规划进行着努力,践行着他对先主的承诺。

image.png

  还是这样的黄昏,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诸葛亮向远方眺望时,心里在想着什么?

  二、秋风原下久徘徊

  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陷入深思时,耳畔吹过的是秋风的天。

  此战的前后经过,《三国志》武侯传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但仅就上述简略的记载,也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悉大众”。诸葛亮为此战拿出了全部家底,蜀汉总人口不足百万,10人养一卒已达承受之极限,《太平御览》引《诸葛亮别传》记载:“亮有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10万人里平时还要有2万人轮休,可见兵力是有限,此次调动了10万人马出征,绝对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只能胜,不能败,更不能惨败。

  二是“由斜谷出”。斜谷是出秦岭山的一个出口,在五丈原的东侧,有古武功水流出,据说现于谷口处修有一座水库,可惜站在五丈原上望不到,此行时间也有限,留待下次了。斜谷是褒斜道的出口,褒斜道是秦岭山中3条古栈道之一,在此之前魏延提出过沿栈道出击关中的计划,为诸葛亮所否决,原因是太冒险,但此次北伐走的却是栈道,说明诸葛亮内心里的某种焦虑。

  三是“对于渭南”。渭南,渭河之南,在五丈原下,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后司马懿曾说过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按照这个看法,诸葛亮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顺渭河谷地向东攻击,而不是来到原上据守,一向深通兵法的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是“分兵屯田”。敌我形成对峙后,蜀军求战,魏军不战,诸葛亮于是分兵沿渭河谷地各处进行屯田,摆同一副稳扎稳打的架势,但这又和急于从斜谷杀出、急于求胜的战略不相符,分田真能解决蜀军长期屯兵的问题吗?诸葛亮真的打算一直在关中对峙下去吗?

  面对史书记载难免产生这些困惑,事实也正如司马懿所料的那样,蜀军主力自从上了五丈原就失去了战役的主动权,一直被困在原上,直到几个月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

image.png

  所以,以前每看到这一段记载时都会很容易产出几个看法:1、诸葛亮没有率军东进而死守五丈原,是战略上的错误;2、诸葛亮分兵屯田改打持久战,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也是一个错误的战略;3、诸葛亮的进攻还不够主动,比如可以占领对面的北原,由此一路东进,或许结果会有不同。

  三、长星不为英雄在

  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五丈原,试图破解疑团。来到实地,用与古人同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思维,或许更容易得到灵感吧。站在五丈原上,日薄西山,轻风吹过,脑海中盘旋着的一直都是这样的问题。

  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扼要冲,易守难攻,当然是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攻,如果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就在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去守街亭,街亭的大致环境与此地差不多,两面是山,中间是关陇大道,魏军沿大道东来,如果能守住街亭使之不能通过就是胜利,可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他的理由是下面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无法攻击。

  马谡力排众议上了山,魏军来了,可人家不攻山,就这么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马谡不得已下令向下冲锋,结果一个个蜀兵成了弓弩手的移动靶。

  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之所以选择五丈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下面的河川,突然想到渭水分田也许正是他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或许想到攻击长安把握并不大,但如果撤军的话,负面影响又非常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国力来讲这种反复出击又无果而终的事也越来越不能承受。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作长期驻守的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外即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自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连攻20多天竟然未下,只得退军。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image.png

  现在,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陈仓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联成了一片,等于把魏、蜀“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这是一种持久战,虽然不符合此前蜀军制定的战略计划,但这也是当前最稳妥的方案。进攻北原,由北原向东攻击,这个方案诸葛亮也曾想过,并派兵向位于北原的阳遂发起过进攻,但被魏将郭淮击退。此次五丈原之行,回程时专门是从北原走的,由蔡家坡镇上一大坡,来到原上颇为惊讶,原来上面是一马平川,公路从五丈原镇所在的岐山县县城经过,蔡家坡去岐山县城的这一段竟然是直向北的,走了几十分钟才到,从岐山县城再向北数里才是周王庙所在的北山。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北原不是五丈原那样的“原”,是与八百里秦川无异的一马平川,岐山以东分别是兴平、杨凌、咸阳,三国置雍县、郿县、美阳、槐里,都是重镇,上北原与在北原下差别不大,如果暂不攻长安,那也就没有上北原的必要了。人算虽如此,但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五丈原西南上空一道流星划过,落在了五丈原的附近。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四、心外无刀谁握刀?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不过在我看来,1781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也许真的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不是死亡,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image.png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五丈原归来,成小诗一首,作为此行的记念:十万子弟出斜谷,渭水分田欲报蜀。武侯呕血增忧恚,宣王免战问饭否。心外无刀谁握刀?原下有虎难缚虎。长星不为英雄在,坠向天边随先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

  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五丈原归来,成小诗一首,作为此行的记念:十万子弟出斜谷,渭水分田欲报蜀。武侯呕血增忧恚,宣王免战问饭否。心外无刀谁握刀?原下有虎难缚虎。长星不为英雄在,坠向天边随先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0-12-17 22:49:46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