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关键词:考古,人才,培养,学科,考古学,专业,高校,工作,文物中

当前考古学科人才培养还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发掘现场。李现俊摄/光明图片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修复小清河复航工程合庄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墓遗址的发掘现场清理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新疆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展文物修复实习。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邓 晖 马姗姗

  编者按

  一把手铲、一支毛刷,还有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他们钻深山、探遗迹,风餐露宿,不改初心。

  他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土地上剥除尘封,在文明开源之地的地层中访古探源。他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他们是——考古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着力建设,我国考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冷门”“小众”仍是一些人对考古的印象。什么样的人在为此坚守?考古人才培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用好新时代考古学迎来的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考古人才?本报记者走近老中青三代考古人,深入调研当前考古人才培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供建言。

  从1921年我国开始对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我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到1952年北京大学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再到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考古学科在中国走过了近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考古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然而,苦、累、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一系列固有认知,让考古学科很长时间内面临招生难、留人难的尴尬。针对考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情况,记者近日展开深入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使得全社会日渐从弘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认识考古事业,考古人也正在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视,考古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现实瓶颈,而锻造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需要有情怀的感召,更需要多方合力、精准施策,将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央政策导向化为具体机制,落到深处、实处。

  1.从“冷门”“小众”到长足发展:考古人才培养在探索中前行

  “1986年,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人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就是‘挖墓的’。那时我们田野考察的环境非常差,几个月洗一次澡、半年不出村是常事。一晃30多年过去,今天的考古学仍然属于小众,但有了长足发展,比如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技术手段、发掘规模,人才培养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成果也有了显著进步,这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的结果,更离不开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30年)

  因为在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学发展迎来空前机遇。然而,“有长足发展但仍是小众、冷门”,调研中,刘国祥的感受成为不少考古人的共识。

  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培养体量仍较小。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承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近60所,这些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规模大致为十余人到近百人不等,研究生招生规模略多于本科生。记者试图查询全国统一招生数字,但并未找到权威信源。“我们目前有考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三个专业招生,每年本科生招生近百人、研究生招生150人左右,在国内高校中属于比较多的。”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估算,每年全国考古学科本科毕业生约为2000多人,学位硕博毕业生为200~300余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余西云介绍,该系每年本科招生少则15、16人,多则22人,体量规模仍然较小。

  重视通识理论学习,不同高校课程丰富度差距较大。考古学科是文理兼容的学科,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既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又少不了扎实的实验、实践。调研显示,随着近年来高校大类招生渐成趋势,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培养在考古学科愈发凸显。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在学生必须完成的133个学分中,通识课程达到47分。在课程丰富度方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传统强势高校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无论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都较为丰富、精深,而一些省属高校的课程数量相对偏少。与此同时,田野实践也是考古学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均设置了学分值不少于3分的田野考察课程。

  人才培养呈现多元性、交叉性、国际化等新趋向。调研发现,近年来,考古学科人才培养呈现新趋向。一是多元性,“原先学者们比较多地关注三代(夏商周时期)以前,现在关注视野更加多元、开阔,也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说。二是交叉性,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主要从事环境考古方向研究,她介绍,考古学专业研究的时段越早,涉及学科交叉的内容越多:“文字记载越少,越要靠物质材料说话,必须要用到很多科技的手段、交叉的方法。近几年我招学生的背景越来越多元。”三是国际化,“原来都是外国人到中国考古,现在中国考古学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洲。我们学校有很多国际合作的考古研究项目,在课堂讲授上也更关注全球视野。”豆海锋说。

  人才出口多为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本科毕业生转行比例较高。调研显示,因开设考古学科的学校较少,且大多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位于中上游,近年来,不少考古学本科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每年我们专业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推免读研。”余西云介绍。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是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考古学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而在本科毕业选择直接就业的人群中,转行比例明显高于硕博毕业生。没能从事考古事业,郑州大学2008级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刘畅很是遗憾:“我从小就喜欢历史,高考时选择了考古学,大四却发现本专业就业并不容易,只能转行了,全班20人现在只有5人在从事考古工作。”

  2.高层次、交叉型、技术型人才短缺,原因何在

  “2003年,我第一次田野实习。在我的探方里,挖去耕土后,很容易就挖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我以为接下来会挖到3000年、4000年古人类留下来的遗物,可只发现了近1米厚的不包含任何人类活动遗存的纯自然堆积的生土,下面才是距今8000多年的人类生活痕迹。中间几千年为何没有人类活动?因为涉及沉积学和环境变化等知识,身边无人解答。今天的考古学科比以往更呼唤交叉研究。”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考古系,从业10年)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除了课程培养体系的前沿性、交叉性滞后之外,当前考古学科人才培养还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本科招生较其他学科仍存在一定困难。今年夏天,湖南女孩钟芳蓉因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增长,但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仍不够理想。刘国祥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对于学科本身了解不深:“很多孩子认为考古就是历史,还有人的考古知识是从电视、小说中得来的,难以培养对学科的亲近感。”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博专硕,但在专家们看来,本科生源质量仍然是考古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课程培养体系与学科发展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中,不少学生反映,当前各高校考古学科讲授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培养考古学科人才应有的广博视野,“比如有的北方学校偏重夏商周时期研究,而一些南方学校偏重魏晋南北朝之后时期的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就业时也受到较大限制。”

  除课程开设差别大外,交叉性、前沿性在考古人才培养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张东菊考古学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深造,如今,她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了古DNA检测技术:“考古学科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重视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但目前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等考古学分支学科在一些学校很难开齐。”

  尽管都设置了田野考察课程,但不同高校执行程度差别较大。有的可以保证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察量,有的只有一周、甚至几天。豆海锋介绍,“出去一学期,一个年级田野考察课程支出要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很多学校经费并不充足。”

  专业发展不均衡制约考古学科发展。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有大量的文物正在一点点损坏乃至消失。一些青铜器,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修复,慢慢锈腐残缺,很痛心。”豆海锋说。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缺口的背后,是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博物馆专业等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余西云介绍,考古学是传统优势学科,理论研究、实践都比较成熟,而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张东菊说:“很多文物发掘出来却没有人手整理、保护。”

  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不平衡日益凸显。考古勘探、测量、清理……这类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目前考古人才培养体系,更多侧重研究性人才。“在考古项目中,我们一般会雇佣临时技工,但是存在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刘国祥说。据了解,陕西等地的一些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考古技术人员,从事考古发掘、勘探等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行业需求。

  “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县市级文保单位尤为突出。不少中西部地区文保单位面临着“想要的人才招不来”的现状。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省区,文物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介绍,该所要负责西藏122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但是目前全所只有28个编制,“我们曾调研过,要想工作全面开展,至少需要六七十人的编制。”

  环境艰苦、待遇偏低,也让不少文保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田野考古动辄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偏远的乡村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田野补助每天一百元左右,但一些地方近些年取消了补助。中部地区某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员工一入职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一线考古人员面临着理想和面包的选择。

  3.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从哪入手

  “2020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助理研究员。在考古学科,我经历了12年的培养。但在这12年间,身边却不断有人转行:有的是因为没能培养出学科感情,有的是因为待遇编制问题。我期待着这些困扰得到解决,也期待更多人投身考古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2008年考入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半年)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离不开青年考古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锻造出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

  加强公众考古科普工作,为青年考古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基础。应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考古学、尊重考古学,培养更多青年热爱考古事业,进而增强考古工作的吸引力。而目前,活跃在一线的考古人多是凭借热情和责任进行考古科普工作,这种兼职的不稳定性,让考古事业难以长远可持续发展,亟须培养一批专业的公众考古人才。

  精准对接考古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应就考古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当前行业人才“家底”,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可在考古文物大省的职业技术院校,开设考古技术专业,培养一批紧缺型技术型人才。

  对于高端人才培养,豆海锋建议,可设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在相关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组建拔尖人才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和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培养,尽快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学等专业缺少高级人才的现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贯中西、知古鉴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家。

  补齐考古学科课程短板,推动田野考古资源共享。针对一些高校考古学专业没有统编教材的情况,刘国祥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组织一批编辑队伍,编写我国考古学科统编教材,展现我国百年考古成就以及学科发展情况。这有利于考古学各专业学生更充分地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展情况,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针对一些高校缺少田野实习条件,豆海锋建议,从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遴选实习基地给予重点支持,打通全国考古学科综合实习基地优势资源,促进各高校、各区域间考古学科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考古学科优势资源共享。

  加强政策倾斜和就业引导,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和学科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增加基层考古、文保部门编制,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员待遇,引导考古学等专业学生合理就业。适当提高考古人员野外补助,对考古学等专业在奖学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使考古学成为社会受尊重、发展有保障的学科,培养一批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备田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7版)

[ 责编:刘洋 ]

  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发掘现场。李现俊摄/光明图片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发掘现场。李现俊摄/光明图片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修复小清河复航工程合庄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墓遗址的发掘现场清理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新疆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展文物修复实习。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邓 晖 马姗姗

  编者按

  一把手铲、一支毛刷,还有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他们钻深山、探遗迹,风餐露宿,不改初心。

  他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土地上剥除尘封,在文明开源之地的地层中访古探源。他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他们是——考古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着力建设,我国考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冷门”“小众”仍是一些人对考古的印象。什么样的人在为此坚守?考古人才培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用好新时代考古学迎来的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考古人才?本报记者走近老中青三代考古人,深入调研当前考古人才培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供建言。

  从1921年我国开始对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我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到1952年北京大学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再到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考古学科在中国走过了近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考古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然而,苦、累、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一系列固有认知,让考古学科很长时间内面临招生难、留人难的尴尬。针对考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情况,记者近日展开深入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使得全社会日渐从弘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认识考古事业,考古人也正在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视,考古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现实瓶颈,而锻造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需要有情怀的感召,更需要多方合力、精准施策,将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央政策导向化为具体机制,落到深处、实处。

  1.从“冷门”“小众”到长足发展:考古人才培养在探索中前行

  “1986年,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人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就是‘挖墓的’。那时我们田野考察的环境非常差,几个月洗一次澡、半年不出村是常事。一晃30多年过去,今天的考古学仍然属于小众,但有了长足发展,比如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技术手段、发掘规模,人才培养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成果也有了显著进步,这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的结果,更离不开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30年)

  因为在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学发展迎来空前机遇。然而,“有长足发展但仍是小众、冷门”,调研中,刘国祥的感受成为不少考古人的共识。

  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培养体量仍较小。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承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近60所,这些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规模大致为十余人到近百人不等,研究生招生规模略多于本科生。记者试图查询全国统一招生数字,但并未找到权威信源。“我们目前有考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三个专业招生,每年本科生招生近百人、研究生招生150人左右,在国内高校中属于比较多的。”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估算,每年全国考古学科本科毕业生约为2000多人,学位硕博毕业生为200~300余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余西云介绍,该系每年本科招生少则15、16人,多则22人,体量规模仍然较小。

  重视通识理论学习,不同高校课程丰富度差距较大。考古学科是文理兼容的学科,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既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又少不了扎实的实验、实践。调研显示,随着近年来高校大类招生渐成趋势,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培养在考古学科愈发凸显。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在学生必须完成的133个学分中,通识课程达到47分。在课程丰富度方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传统强势高校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无论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都较为丰富、精深,而一些省属高校的课程数量相对偏少。与此同时,田野实践也是考古学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均设置了学分值不少于3分的田野考察课程。

  人才培养呈现多元性、交叉性、国际化等新趋向。调研发现,近年来,考古学科人才培养呈现新趋向。一是多元性,“原先学者们比较多地关注三代(夏商周时期)以前,现在关注视野更加多元、开阔,也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说。二是交叉性,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主要从事环境考古方向研究,她介绍,考古学专业研究的时段越早,涉及学科交叉的内容越多:“文字记载越少,越要靠物质材料说话,必须要用到很多科技的手段、交叉的方法。近几年我招学生的背景越来越多元。”三是国际化,“原来都是外国人到中国考古,现在中国考古学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洲。我们学校有很多国际合作的考古研究项目,在课堂讲授上也更关注全球视野。”豆海锋说。

  人才出口多为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本科毕业生转行比例较高。调研显示,因开设考古学科的学校较少,且大多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位于中上游,近年来,不少考古学本科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每年我们专业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推免读研。”余西云介绍。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是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考古学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而在本科毕业选择直接就业的人群中,转行比例明显高于硕博毕业生。没能从事考古事业,郑州大学2008级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刘畅很是遗憾:“我从小就喜欢历史,高考时选择了考古学,大四却发现本专业就业并不容易,只能转行了,全班20人现在只有5人在从事考古工作。”

  2.高层次、交叉型、技术型人才短缺,原因何在

  “2003年,我第一次田野实习。在我的探方里,挖去耕土后,很容易就挖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我以为接下来会挖到3000年、4000年古人类留下来的遗物,可只发现了近1米厚的不包含任何人类活动遗存的纯自然堆积的生土,下面才是距今8000多年的人类生活痕迹。中间几千年为何没有人类活动?因为涉及沉积学和环境变化等知识,身边无人解答。今天的考古学科比以往更呼唤交叉研究。”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考古系,从业10年)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除了课程培养体系的前沿性、交叉性滞后之外,当前考古学科人才培养还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本科招生较其他学科仍存在一定困难。今年夏天,湖南女孩钟芳蓉因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增长,但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仍不够理想。刘国祥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对于学科本身了解不深:“很多孩子认为考古就是历史,还有人的考古知识是从电视、小说中得来的,难以培养对学科的亲近感。”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博专硕,但在专家们看来,本科生源质量仍然是考古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课程培养体系与学科发展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中,不少学生反映,当前各高校考古学科讲授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培养考古学科人才应有的广博视野,“比如有的北方学校偏重夏商周时期研究,而一些南方学校偏重魏晋南北朝之后时期的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就业时也受到较大限制。”

  除课程开设差别大外,交叉性、前沿性在考古人才培养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张东菊考古学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深造,如今,她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了古DNA检测技术:“考古学科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重视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但目前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等考古学分支学科在一些学校很难开齐。”

  尽管都设置了田野考察课程,但不同高校执行程度差别较大。有的可以保证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察量,有的只有一周、甚至几天。豆海锋介绍,“出去一学期,一个年级田野考察课程支出要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很多学校经费并不充足。”

  专业发展不均衡制约考古学科发展。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有大量的文物正在一点点损坏乃至消失。一些青铜器,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修复,慢慢锈腐残缺,很痛心。”豆海锋说。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缺口的背后,是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博物馆专业等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余西云介绍,考古学是传统优势学科,理论研究、实践都比较成熟,而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张东菊说:“很多文物发掘出来却没有人手整理、保护。”

  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不平衡日益凸显。考古勘探、测量、清理……这类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目前考古人才培养体系,更多侧重研究性人才。“在考古项目中,我们一般会雇佣临时技工,但是存在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刘国祥说。据了解,陕西等地的一些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考古技术人员,从事考古发掘、勘探等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行业需求。

  “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县市级文保单位尤为突出。不少中西部地区文保单位面临着“想要的人才招不来”的现状。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省区,文物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介绍,该所要负责西藏122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但是目前全所只有28个编制,“我们曾调研过,要想工作全面开展,至少需要六七十人的编制。”

  环境艰苦、待遇偏低,也让不少文保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田野考古动辄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偏远的乡村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田野补助每天一百元左右,但一些地方近些年取消了补助。中部地区某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员工一入职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一线考古人员面临着理想和面包的选择。

  3.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从哪入手

  “2020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助理研究员。在考古学科,我经历了12年的培养。但在这12年间,身边却不断有人转行:有的是因为没能培养出学科感情,有的是因为待遇编制问题。我期待着这些困扰得到解决,也期待更多人投身考古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2008年考入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半年)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离不开青年考古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锻造出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

  加强公众考古科普工作,为青年考古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基础。应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考古学、尊重考古学,培养更多青年热爱考古事业,进而增强考古工作的吸引力。而目前,活跃在一线的考古人多是凭借热情和责任进行考古科普工作,这种兼职的不稳定性,让考古事业难以长远可持续发展,亟须培养一批专业的公众考古人才。

  精准对接考古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应就考古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当前行业人才“家底”,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可在考古文物大省的职业技术院校,开设考古技术专业,培养一批紧缺型技术型人才。

  对于高端人才培养,豆海锋建议,可设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在相关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组建拔尖人才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和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培养,尽快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学等专业缺少高级人才的现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贯中西、知古鉴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家。

  补齐考古学科课程短板,推动田野考古资源共享。针对一些高校考古学专业没有统编教材的情况,刘国祥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组织一批编辑队伍,编写我国考古学科统编教材,展现我国百年考古成就以及学科发展情况。这有利于考古学各专业学生更充分地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展情况,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针对一些高校缺少田野实习条件,豆海锋建议,从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遴选实习基地给予重点支持,打通全国考古学科综合实习基地优势资源,促进各高校、各区域间考古学科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考古学科优势资源共享。

  加强政策倾斜和就业引导,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和学科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增加基层考古、文保部门编制,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员待遇,引导考古学等专业学生合理就业。适当提高考古人员野外补助,对考古学等专业在奖学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使考古学成为社会受尊重、发展有保障的学科,培养一批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备田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7版)

[ 责编:刘洋 ]

  山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修复小清河复航工程合庄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发掘现场。李现俊摄/光明图片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修复小清河复航工程合庄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墓遗址的发掘现场清理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新疆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展文物修复实习。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邓 晖 马姗姗

  编者按

  一把手铲、一支毛刷,还有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他们钻深山、探遗迹,风餐露宿,不改初心。

  他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土地上剥除尘封,在文明开源之地的地层中访古探源。他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他们是——考古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着力建设,我国考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冷门”“小众”仍是一些人对考古的印象。什么样的人在为此坚守?考古人才培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用好新时代考古学迎来的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考古人才?本报记者走近老中青三代考古人,深入调研当前考古人才培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供建言。

  从1921年我国开始对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我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到1952年北京大学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再到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考古学科在中国走过了近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考古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然而,苦、累、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一系列固有认知,让考古学科很长时间内面临招生难、留人难的尴尬。针对考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情况,记者近日展开深入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使得全社会日渐从弘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认识考古事业,考古人也正在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视,考古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现实瓶颈,而锻造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需要有情怀的感召,更需要多方合力、精准施策,将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央政策导向化为具体机制,落到深处、实处。

  1.从“冷门”“小众”到长足发展:考古人才培养在探索中前行

  “1986年,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人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就是‘挖墓的’。那时我们田野考察的环境非常差,几个月洗一次澡、半年不出村是常事。一晃30多年过去,今天的考古学仍然属于小众,但有了长足发展,比如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技术手段、发掘规模,人才培养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成果也有了显著进步,这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的结果,更离不开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30年)

  因为在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学发展迎来空前机遇。然而,“有长足发展但仍是小众、冷门”,调研中,刘国祥的感受成为不少考古人的共识。

  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培养体量仍较小。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承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近60所,这些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规模大致为十余人到近百人不等,研究生招生规模略多于本科生。记者试图查询全国统一招生数字,但并未找到权威信源。“我们目前有考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三个专业招生,每年本科生招生近百人、研究生招生150人左右,在国内高校中属于比较多的。”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估算,每年全国考古学科本科毕业生约为2000多人,学位硕博毕业生为200~300余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余西云介绍,该系每年本科招生少则15、16人,多则22人,体量规模仍然较小。

  重视通识理论学习,不同高校课程丰富度差距较大。考古学科是文理兼容的学科,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既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又少不了扎实的实验、实践。调研显示,随着近年来高校大类招生渐成趋势,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培养在考古学科愈发凸显。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在学生必须完成的133个学分中,通识课程达到47分。在课程丰富度方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传统强势高校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无论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都较为丰富、精深,而一些省属高校的课程数量相对偏少。与此同时,田野实践也是考古学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均设置了学分值不少于3分的田野考察课程。

  人才培养呈现多元性、交叉性、国际化等新趋向。调研发现,近年来,考古学科人才培养呈现新趋向。一是多元性,“原先学者们比较多地关注三代(夏商周时期)以前,现在关注视野更加多元、开阔,也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说。二是交叉性,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主要从事环境考古方向研究,她介绍,考古学专业研究的时段越早,涉及学科交叉的内容越多:“文字记载越少,越要靠物质材料说话,必须要用到很多科技的手段、交叉的方法。近几年我招学生的背景越来越多元。”三是国际化,“原来都是外国人到中国考古,现在中国考古学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洲。我们学校有很多国际合作的考古研究项目,在课堂讲授上也更关注全球视野。”豆海锋说。

  人才出口多为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本科毕业生转行比例较高。调研显示,因开设考古学科的学校较少,且大多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位于中上游,近年来,不少考古学本科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每年我们专业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推免读研。”余西云介绍。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是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考古学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而在本科毕业选择直接就业的人群中,转行比例明显高于硕博毕业生。没能从事考古事业,郑州大学2008级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刘畅很是遗憾:“我从小就喜欢历史,高考时选择了考古学,大四却发现本专业就业并不容易,只能转行了,全班20人现在只有5人在从事考古工作。”

  2.高层次、交叉型、技术型人才短缺,原因何在

  “2003年,我第一次田野实习。在我的探方里,挖去耕土后,很容易就挖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我以为接下来会挖到3000年、4000年古人类留下来的遗物,可只发现了近1米厚的不包含任何人类活动遗存的纯自然堆积的生土,下面才是距今8000多年的人类生活痕迹。中间几千年为何没有人类活动?因为涉及沉积学和环境变化等知识,身边无人解答。今天的考古学科比以往更呼唤交叉研究。”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考古系,从业10年)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除了课程培养体系的前沿性、交叉性滞后之外,当前考古学科人才培养还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本科招生较其他学科仍存在一定困难。今年夏天,湖南女孩钟芳蓉因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增长,但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仍不够理想。刘国祥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对于学科本身了解不深:“很多孩子认为考古就是历史,还有人的考古知识是从电视、小说中得来的,难以培养对学科的亲近感。”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博专硕,但在专家们看来,本科生源质量仍然是考古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课程培养体系与学科发展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中,不少学生反映,当前各高校考古学科讲授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培养考古学科人才应有的广博视野,“比如有的北方学校偏重夏商周时期研究,而一些南方学校偏重魏晋南北朝之后时期的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就业时也受到较大限制。”

  除课程开设差别大外,交叉性、前沿性在考古人才培养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张东菊考古学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深造,如今,她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了古DNA检测技术:“考古学科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重视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但目前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等考古学分支学科在一些学校很难开齐。”

  尽管都设置了田野考察课程,但不同高校执行程度差别较大。有的可以保证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察量,有的只有一周、甚至几天。豆海锋介绍,“出去一学期,一个年级田野考察课程支出要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很多学校经费并不充足。”

  专业发展不均衡制约考古学科发展。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有大量的文物正在一点点损坏乃至消失。一些青铜器,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修复,慢慢锈腐残缺,很痛心。”豆海锋说。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缺口的背后,是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博物馆专业等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余西云介绍,考古学是传统优势学科,理论研究、实践都比较成熟,而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张东菊说:“很多文物发掘出来却没有人手整理、保护。”

  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不平衡日益凸显。考古勘探、测量、清理……这类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目前考古人才培养体系,更多侧重研究性人才。“在考古项目中,我们一般会雇佣临时技工,但是存在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刘国祥说。据了解,陕西等地的一些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考古技术人员,从事考古发掘、勘探等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行业需求。

  “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县市级文保单位尤为突出。不少中西部地区文保单位面临着“想要的人才招不来”的现状。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省区,文物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介绍,该所要负责西藏122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但是目前全所只有28个编制,“我们曾调研过,要想工作全面开展,至少需要六七十人的编制。”

  环境艰苦、待遇偏低,也让不少文保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田野考古动辄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偏远的乡村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田野补助每天一百元左右,但一些地方近些年取消了补助。中部地区某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员工一入职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一线考古人员面临着理想和面包的选择。

  3.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从哪入手

  “2020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助理研究员。在考古学科,我经历了12年的培养。但在这12年间,身边却不断有人转行:有的是因为没能培养出学科感情,有的是因为待遇编制问题。我期待着这些困扰得到解决,也期待更多人投身考古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2008年考入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半年)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离不开青年考古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锻造出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

  加强公众考古科普工作,为青年考古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基础。应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考古学、尊重考古学,培养更多青年热爱考古事业,进而增强考古工作的吸引力。而目前,活跃在一线的考古人多是凭借热情和责任进行考古科普工作,这种兼职的不稳定性,让考古事业难以长远可持续发展,亟须培养一批专业的公众考古人才。

  精准对接考古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应就考古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当前行业人才“家底”,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可在考古文物大省的职业技术院校,开设考古技术专业,培养一批紧缺型技术型人才。

  对于高端人才培养,豆海锋建议,可设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在相关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组建拔尖人才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和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培养,尽快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学等专业缺少高级人才的现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贯中西、知古鉴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家。

  补齐考古学科课程短板,推动田野考古资源共享。针对一些高校考古学专业没有统编教材的情况,刘国祥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组织一批编辑队伍,编写我国考古学科统编教材,展现我国百年考古成就以及学科发展情况。这有利于考古学各专业学生更充分地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展情况,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针对一些高校缺少田野实习条件,豆海锋建议,从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遴选实习基地给予重点支持,打通全国考古学科综合实习基地优势资源,促进各高校、各区域间考古学科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考古学科优势资源共享。

  加强政策倾斜和就业引导,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和学科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增加基层考古、文保部门编制,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员待遇,引导考古学等专业学生合理就业。适当提高考古人员野外补助,对考古学等专业在奖学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使考古学成为社会受尊重、发展有保障的学科,培养一批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备田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7版)

[ 责编:刘洋 ]

  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墓遗址的发掘现场清理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发掘现场。李现俊摄/光明图片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修复小清河复航工程合庄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墓遗址的发掘现场清理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新疆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展文物修复实习。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邓 晖 马姗姗

  编者按

  一把手铲、一支毛刷,还有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他们钻深山、探遗迹,风餐露宿,不改初心。

  他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土地上剥除尘封,在文明开源之地的地层中访古探源。他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他们是——考古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着力建设,我国考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冷门”“小众”仍是一些人对考古的印象。什么样的人在为此坚守?考古人才培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用好新时代考古学迎来的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考古人才?本报记者走近老中青三代考古人,深入调研当前考古人才培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供建言。

  从1921年我国开始对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我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到1952年北京大学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再到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考古学科在中国走过了近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考古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然而,苦、累、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一系列固有认知,让考古学科很长时间内面临招生难、留人难的尴尬。针对考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情况,记者近日展开深入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使得全社会日渐从弘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认识考古事业,考古人也正在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视,考古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现实瓶颈,而锻造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需要有情怀的感召,更需要多方合力、精准施策,将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央政策导向化为具体机制,落到深处、实处。

  1.从“冷门”“小众”到长足发展:考古人才培养在探索中前行

  “1986年,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人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就是‘挖墓的’。那时我们田野考察的环境非常差,几个月洗一次澡、半年不出村是常事。一晃30多年过去,今天的考古学仍然属于小众,但有了长足发展,比如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技术手段、发掘规模,人才培养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成果也有了显著进步,这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的结果,更离不开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30年)

  因为在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学发展迎来空前机遇。然而,“有长足发展但仍是小众、冷门”,调研中,刘国祥的感受成为不少考古人的共识。

  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培养体量仍较小。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承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近60所,这些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规模大致为十余人到近百人不等,研究生招生规模略多于本科生。记者试图查询全国统一招生数字,但并未找到权威信源。“我们目前有考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三个专业招生,每年本科生招生近百人、研究生招生150人左右,在国内高校中属于比较多的。”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估算,每年全国考古学科本科毕业生约为2000多人,学位硕博毕业生为200~300余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余西云介绍,该系每年本科招生少则15、16人,多则22人,体量规模仍然较小。

  重视通识理论学习,不同高校课程丰富度差距较大。考古学科是文理兼容的学科,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既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又少不了扎实的实验、实践。调研显示,随着近年来高校大类招生渐成趋势,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培养在考古学科愈发凸显。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在学生必须完成的133个学分中,通识课程达到47分。在课程丰富度方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传统强势高校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无论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都较为丰富、精深,而一些省属高校的课程数量相对偏少。与此同时,田野实践也是考古学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均设置了学分值不少于3分的田野考察课程。

  人才培养呈现多元性、交叉性、国际化等新趋向。调研发现,近年来,考古学科人才培养呈现新趋向。一是多元性,“原先学者们比较多地关注三代(夏商周时期)以前,现在关注视野更加多元、开阔,也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说。二是交叉性,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主要从事环境考古方向研究,她介绍,考古学专业研究的时段越早,涉及学科交叉的内容越多:“文字记载越少,越要靠物质材料说话,必须要用到很多科技的手段、交叉的方法。近几年我招学生的背景越来越多元。”三是国际化,“原来都是外国人到中国考古,现在中国考古学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洲。我们学校有很多国际合作的考古研究项目,在课堂讲授上也更关注全球视野。”豆海锋说。

  人才出口多为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本科毕业生转行比例较高。调研显示,因开设考古学科的学校较少,且大多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位于中上游,近年来,不少考古学本科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每年我们专业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推免读研。”余西云介绍。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是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考古学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而在本科毕业选择直接就业的人群中,转行比例明显高于硕博毕业生。没能从事考古事业,郑州大学2008级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刘畅很是遗憾:“我从小就喜欢历史,高考时选择了考古学,大四却发现本专业就业并不容易,只能转行了,全班20人现在只有5人在从事考古工作。”

  2.高层次、交叉型、技术型人才短缺,原因何在

  “2003年,我第一次田野实习。在我的探方里,挖去耕土后,很容易就挖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我以为接下来会挖到3000年、4000年古人类留下来的遗物,可只发现了近1米厚的不包含任何人类活动遗存的纯自然堆积的生土,下面才是距今8000多年的人类生活痕迹。中间几千年为何没有人类活动?因为涉及沉积学和环境变化等知识,身边无人解答。今天的考古学科比以往更呼唤交叉研究。”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考古系,从业10年)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除了课程培养体系的前沿性、交叉性滞后之外,当前考古学科人才培养还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本科招生较其他学科仍存在一定困难。今年夏天,湖南女孩钟芳蓉因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增长,但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仍不够理想。刘国祥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对于学科本身了解不深:“很多孩子认为考古就是历史,还有人的考古知识是从电视、小说中得来的,难以培养对学科的亲近感。”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博专硕,但在专家们看来,本科生源质量仍然是考古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课程培养体系与学科发展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中,不少学生反映,当前各高校考古学科讲授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培养考古学科人才应有的广博视野,“比如有的北方学校偏重夏商周时期研究,而一些南方学校偏重魏晋南北朝之后时期的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就业时也受到较大限制。”

  除课程开设差别大外,交叉性、前沿性在考古人才培养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张东菊考古学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深造,如今,她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了古DNA检测技术:“考古学科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重视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但目前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等考古学分支学科在一些学校很难开齐。”

  尽管都设置了田野考察课程,但不同高校执行程度差别较大。有的可以保证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察量,有的只有一周、甚至几天。豆海锋介绍,“出去一学期,一个年级田野考察课程支出要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很多学校经费并不充足。”

  专业发展不均衡制约考古学科发展。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有大量的文物正在一点点损坏乃至消失。一些青铜器,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修复,慢慢锈腐残缺,很痛心。”豆海锋说。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缺口的背后,是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博物馆专业等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余西云介绍,考古学是传统优势学科,理论研究、实践都比较成熟,而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张东菊说:“很多文物发掘出来却没有人手整理、保护。”

  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不平衡日益凸显。考古勘探、测量、清理……这类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目前考古人才培养体系,更多侧重研究性人才。“在考古项目中,我们一般会雇佣临时技工,但是存在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刘国祥说。据了解,陕西等地的一些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考古技术人员,从事考古发掘、勘探等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行业需求。

  “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县市级文保单位尤为突出。不少中西部地区文保单位面临着“想要的人才招不来”的现状。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省区,文物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介绍,该所要负责西藏122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但是目前全所只有28个编制,“我们曾调研过,要想工作全面开展,至少需要六七十人的编制。”

  环境艰苦、待遇偏低,也让不少文保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田野考古动辄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偏远的乡村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田野补助每天一百元左右,但一些地方近些年取消了补助。中部地区某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员工一入职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一线考古人员面临着理想和面包的选择。

  3.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从哪入手

  “2020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助理研究员。在考古学科,我经历了12年的培养。但在这12年间,身边却不断有人转行:有的是因为没能培养出学科感情,有的是因为待遇编制问题。我期待着这些困扰得到解决,也期待更多人投身考古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2008年考入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半年)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离不开青年考古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锻造出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

  加强公众考古科普工作,为青年考古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基础。应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考古学、尊重考古学,培养更多青年热爱考古事业,进而增强考古工作的吸引力。而目前,活跃在一线的考古人多是凭借热情和责任进行考古科普工作,这种兼职的不稳定性,让考古事业难以长远可持续发展,亟须培养一批专业的公众考古人才。

  精准对接考古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应就考古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当前行业人才“家底”,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可在考古文物大省的职业技术院校,开设考古技术专业,培养一批紧缺型技术型人才。

  对于高端人才培养,豆海锋建议,可设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在相关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组建拔尖人才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和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培养,尽快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学等专业缺少高级人才的现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贯中西、知古鉴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家。

  补齐考古学科课程短板,推动田野考古资源共享。针对一些高校考古学专业没有统编教材的情况,刘国祥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组织一批编辑队伍,编写我国考古学科统编教材,展现我国百年考古成就以及学科发展情况。这有利于考古学各专业学生更充分地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展情况,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针对一些高校缺少田野实习条件,豆海锋建议,从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遴选实习基地给予重点支持,打通全国考古学科综合实习基地优势资源,促进各高校、各区域间考古学科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考古学科优势资源共享。

  加强政策倾斜和就业引导,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和学科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增加基层考古、文保部门编制,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员待遇,引导考古学等专业学生合理就业。适当提高考古人员野外补助,对考古学等专业在奖学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使考古学成为社会受尊重、发展有保障的学科,培养一批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备田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7版)

[ 责编:刘洋 ]

  新疆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发掘现场。李现俊摄/光明图片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山东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修复小清河复航工程合庄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考古人员在西汉海昏侯墓遗址的发掘现场清理文物。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新疆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怎样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展文物修复实习。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邓 晖 马姗姗

  编者按

  一把手铲、一支毛刷,还有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他们钻深山、探遗迹,风餐露宿,不改初心。

  他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土地上剥除尘封,在文明开源之地的地层中访古探源。他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他们是——考古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着力建设,我国考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冷门”“小众”仍是一些人对考古的印象。什么样的人在为此坚守?考古人才培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用好新时代考古学迎来的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考古人才?本报记者走近老中青三代考古人,深入调研当前考古人才培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供建言。

  从1921年我国开始对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我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到1952年北京大学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再到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考古学科在中国走过了近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考古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然而,苦、累、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一系列固有认知,让考古学科很长时间内面临招生难、留人难的尴尬。针对考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情况,记者近日展开深入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使得全社会日渐从弘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认识考古事业,考古人也正在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视,考古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现实瓶颈,而锻造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需要有情怀的感召,更需要多方合力、精准施策,将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央政策导向化为具体机制,落到深处、实处。

  1.从“冷门”“小众”到长足发展:考古人才培养在探索中前行

  “1986年,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人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就是‘挖墓的’。那时我们田野考察的环境非常差,几个月洗一次澡、半年不出村是常事。一晃30多年过去,今天的考古学仍然属于小众,但有了长足发展,比如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技术手段、发掘规模,人才培养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成果也有了显著进步,这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的结果,更离不开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30年)

  因为在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学发展迎来空前机遇。然而,“有长足发展但仍是小众、冷门”,调研中,刘国祥的感受成为不少考古人的共识。

  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培养体量仍较小。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承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近60所,这些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规模大致为十余人到近百人不等,研究生招生规模略多于本科生。记者试图查询全国统一招生数字,但并未找到权威信源。“我们目前有考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三个专业招生,每年本科生招生近百人、研究生招生150人左右,在国内高校中属于比较多的。”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估算,每年全国考古学科本科毕业生约为2000多人,学位硕博毕业生为200~300余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余西云介绍,该系每年本科招生少则15、16人,多则22人,体量规模仍然较小。

  重视通识理论学习,不同高校课程丰富度差距较大。考古学科是文理兼容的学科,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既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又少不了扎实的实验、实践。调研显示,随着近年来高校大类招生渐成趋势,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培养在考古学科愈发凸显。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在学生必须完成的133个学分中,通识课程达到47分。在课程丰富度方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传统强势高校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无论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都较为丰富、精深,而一些省属高校的课程数量相对偏少。与此同时,田野实践也是考古学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均设置了学分值不少于3分的田野考察课程。

  人才培养呈现多元性、交叉性、国际化等新趋向。调研发现,近年来,考古学科人才培养呈现新趋向。一是多元性,“原先学者们比较多地关注三代(夏商周时期)以前,现在关注视野更加多元、开阔,也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说。二是交叉性,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主要从事环境考古方向研究,她介绍,考古学专业研究的时段越早,涉及学科交叉的内容越多:“文字记载越少,越要靠物质材料说话,必须要用到很多科技的手段、交叉的方法。近几年我招学生的背景越来越多元。”三是国际化,“原来都是外国人到中国考古,现在中国考古学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洲。我们学校有很多国际合作的考古研究项目,在课堂讲授上也更关注全球视野。”豆海锋说。

  人才出口多为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本科毕业生转行比例较高。调研显示,因开设考古学科的学校较少,且大多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位于中上游,近年来,不少考古学本科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每年我们专业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推免读研。”余西云介绍。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是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考古学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而在本科毕业选择直接就业的人群中,转行比例明显高于硕博毕业生。没能从事考古事业,郑州大学2008级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刘畅很是遗憾:“我从小就喜欢历史,高考时选择了考古学,大四却发现本专业就业并不容易,只能转行了,全班20人现在只有5人在从事考古工作。”

  2.高层次、交叉型、技术型人才短缺,原因何在

  “2003年,我第一次田野实习。在我的探方里,挖去耕土后,很容易就挖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我以为接下来会挖到3000年、4000年古人类留下来的遗物,可只发现了近1米厚的不包含任何人类活动遗存的纯自然堆积的生土,下面才是距今8000多年的人类生活痕迹。中间几千年为何没有人类活动?因为涉及沉积学和环境变化等知识,身边无人解答。今天的考古学科比以往更呼唤交叉研究。”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考古系,从业10年)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除了课程培养体系的前沿性、交叉性滞后之外,当前考古学科人才培养还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本科招生较其他学科仍存在一定困难。今年夏天,湖南女孩钟芳蓉因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增长,但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仍不够理想。刘国祥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对于学科本身了解不深:“很多孩子认为考古就是历史,还有人的考古知识是从电视、小说中得来的,难以培养对学科的亲近感。”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博专硕,但在专家们看来,本科生源质量仍然是考古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课程培养体系与学科发展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中,不少学生反映,当前各高校考古学科讲授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培养考古学科人才应有的广博视野,“比如有的北方学校偏重夏商周时期研究,而一些南方学校偏重魏晋南北朝之后时期的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就业时也受到较大限制。”

  除课程开设差别大外,交叉性、前沿性在考古人才培养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张东菊考古学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深造,如今,她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了古DNA检测技术:“考古学科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重视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但目前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等考古学分支学科在一些学校很难开齐。”

  尽管都设置了田野考察课程,但不同高校执行程度差别较大。有的可以保证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察量,有的只有一周、甚至几天。豆海锋介绍,“出去一学期,一个年级田野考察课程支出要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很多学校经费并不充足。”

  专业发展不均衡制约考古学科发展。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有大量的文物正在一点点损坏乃至消失。一些青铜器,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修复,慢慢锈腐残缺,很痛心。”豆海锋说。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缺口的背后,是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博物馆专业等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余西云介绍,考古学是传统优势学科,理论研究、实践都比较成熟,而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张东菊说:“很多文物发掘出来却没有人手整理、保护。”

  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不平衡日益凸显。考古勘探、测量、清理……这类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目前考古人才培养体系,更多侧重研究性人才。“在考古项目中,我们一般会雇佣临时技工,但是存在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刘国祥说。据了解,陕西等地的一些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考古技术人员,从事考古发掘、勘探等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行业需求。

  “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县市级文保单位尤为突出。不少中西部地区文保单位面临着“想要的人才招不来”的现状。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省区,文物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介绍,该所要负责西藏122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但是目前全所只有28个编制,“我们曾调研过,要想工作全面开展,至少需要六七十人的编制。”

  环境艰苦、待遇偏低,也让不少文保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田野考古动辄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偏远的乡村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田野补助每天一百元左右,但一些地方近些年取消了补助。中部地区某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员工一入职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一线考古人员面临着理想和面包的选择。

  3.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从哪入手

  “2020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助理研究员。在考古学科,我经历了12年的培养。但在这12年间,身边却不断有人转行:有的是因为没能培养出学科感情,有的是因为待遇编制问题。我期待着这些困扰得到解决,也期待更多人投身考古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2008年考入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半年)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离不开青年考古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锻造出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

  加强公众考古科普工作,为青年考古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基础。应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考古学、尊重考古学,培养更多青年热爱考古事业,进而增强考古工作的吸引力。而目前,活跃在一线的考古人多是凭借热情和责任进行考古科普工作,这种兼职的不稳定性,让考古事业难以长远可持续发展,亟须培养一批专业的公众考古人才。

  精准对接考古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应就考古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当前行业人才“家底”,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可在考古文物大省的职业技术院校,开设考古技术专业,培养一批紧缺型技术型人才。

  对于高端人才培养,豆海锋建议,可设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在相关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组建拔尖人才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和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培养,尽快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学等专业缺少高级人才的现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贯中西、知古鉴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家。

  补齐考古学科课程短板,推动田野考古资源共享。针对一些高校考古学专业没有统编教材的情况,刘国祥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组织一批编辑队伍,编写我国考古学科统编教材,展现我国百年考古成就以及学科发展情况。这有利于考古学各专业学生更充分地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展情况,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针对一些高校缺少田野实习条件,豆海锋建议,从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遴选实习基地给予重点支持,打通全国考古学科综合实习基地优势资源,促进各高校、各区域间考古学科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考古学科优势资源共享。

  加强政策倾斜和就业引导,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和学科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增加基层考古、文保部门编制,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员待遇,引导考古学等专业学生合理就业。适当提高考古人员野外补助,对考古学等专业在奖学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使考古学成为社会受尊重、发展有保障的学科,培养一批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备田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7版)

[ 责编:刘洋 ]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展文物修复实习。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邓 晖 马姗姗

  编者按

  一把手铲、一支毛刷,还有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他们钻深山、探遗迹,风餐露宿,不改初心。

  他们在上下五千年的土地上剥除尘封,在文明开源之地的地层中访古探源。他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他们是——考古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着力建设,我国考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冷门”“小众”仍是一些人对考古的印象。什么样的人在为此坚守?考古人才培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用好新时代考古学迎来的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考古人才?本报记者走近老中青三代考古人,深入调研当前考古人才培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提供建言。

  从1921年我国开始对仰韶文化遗迹进行考察,我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到1952年北京大学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再到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考古学科在中国走过了近百年历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考古人才队伍也日益壮大。然而,苦、累、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一系列固有认知,让考古学科很长时间内面临招生难、留人难的尴尬。针对考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情况,记者近日展开深入调研。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使得全社会日渐从弘扬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认识考古事业,考古人也正在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视,考古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现实瓶颈,而锻造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需要有情怀的感召,更需要多方合力、精准施策,将总书记重要指示与中央政策导向化为具体机制,落到深处、实处。

  1.从“冷门”“小众”到长足发展:考古人才培养在探索中前行

  “1986年,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人们对考古学的认识,就是‘挖墓的’。那时我们田野考察的环境非常差,几个月洗一次澡、半年不出村是常事。一晃30多年过去,今天的考古学仍然属于小众,但有了长足发展,比如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技术手段、发掘规模,人才培养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成果也有了显著进步,这是党和国家重视、支持的结果,更离不开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30年)

  因为在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学发展迎来空前机遇。然而,“有长足发展但仍是小众、冷门”,调研中,刘国祥的感受成为不少考古人的共识。

  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培养体量仍较小。当前,考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承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考古学相关专业的高校近60所,这些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规模大致为十余人到近百人不等,研究生招生规模略多于本科生。记者试图查询全国统一招生数字,但并未找到权威信源。“我们目前有考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三个专业招生,每年本科生招生近百人、研究生招生150人左右,在国内高校中属于比较多的。”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豆海锋估算,每年全国考古学科本科毕业生约为2000多人,学位硕博毕业生为200~300余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余西云介绍,该系每年本科招生少则15、16人,多则22人,体量规模仍然较小。

  重视通识理论学习,不同高校课程丰富度差距较大。考古学科是文理兼容的学科,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既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又少不了扎实的实验、实践。调研显示,随着近年来高校大类招生渐成趋势,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培养在考古学科愈发凸显。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在学生必须完成的133个学分中,通识课程达到47分。在课程丰富度方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传统强势高校课程体系较为完备,无论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都较为丰富、精深,而一些省属高校的课程数量相对偏少。与此同时,田野实践也是考古学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均设置了学分值不少于3分的田野考察课程。

  人才培养呈现多元性、交叉性、国际化等新趋向。调研发现,近年来,考古学科人才培养呈现新趋向。一是多元性,“原先学者们比较多地关注三代(夏商周时期)以前,现在关注视野更加多元、开阔,也体现在了人才培养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说。二是交叉性,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主要从事环境考古方向研究,她介绍,考古学专业研究的时段越早,涉及学科交叉的内容越多:“文字记载越少,越要靠物质材料说话,必须要用到很多科技的手段、交叉的方法。近几年我招学生的背景越来越多元。”三是国际化,“原来都是外国人到中国考古,现在中国考古学家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洲。我们学校有很多国际合作的考古研究项目,在课堂讲授上也更关注全球视野。”豆海锋说。

  人才出口多为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本科毕业生转行比例较高。调研显示,因开设考古学科的学校较少,且大多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位于中上游,近年来,不少考古学本科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每年我们专业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推免读研。”余西云介绍。高校、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是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考古学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而在本科毕业选择直接就业的人群中,转行比例明显高于硕博毕业生。没能从事考古事业,郑州大学2008级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刘畅很是遗憾:“我从小就喜欢历史,高考时选择了考古学,大四却发现本专业就业并不容易,只能转行了,全班20人现在只有5人在从事考古工作。”

  2.高层次、交叉型、技术型人才短缺,原因何在

  “2003年,我第一次田野实习。在我的探方里,挖去耕土后,很容易就挖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古人类活动遗存,我以为接下来会挖到3000年、4000年古人类留下来的遗物,可只发现了近1米厚的不包含任何人类活动遗存的纯自然堆积的生土,下面才是距今8000多年的人类生活痕迹。中间几千年为何没有人类活动?因为涉及沉积学和环境变化等知识,身边无人解答。今天的考古学科比以往更呼唤交叉研究。”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东菊(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考古系,从业10年)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除了课程培养体系的前沿性、交叉性滞后之外,当前考古学科人才培养还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本科招生较其他学科仍存在一定困难。今年夏天,湖南女孩钟芳蓉因高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增长,但无论是生源数量还是质量仍不够理想。刘国祥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对于学科本身了解不深:“很多孩子认为考古就是历史,还有人的考古知识是从电视、小说中得来的,难以培养对学科的亲近感。”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博专硕,但在专家们看来,本科生源质量仍然是考古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课程培养体系与学科发展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调研中,不少学生反映,当前各高校考古学科讲授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培养考古学科人才应有的广博视野,“比如有的北方学校偏重夏商周时期研究,而一些南方学校偏重魏晋南北朝之后时期的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就业时也受到较大限制。”

  除课程开设差别大外,交叉性、前沿性在考古人才培养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张东菊考古学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深造,如今,她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了古DNA检测技术:“考古学科越是向前发展,就越要重视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但目前环境考古、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等考古学分支学科在一些学校很难开齐。”

  尽管都设置了田野考察课程,但不同高校执行程度差别较大。有的可以保证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察量,有的只有一周、甚至几天。豆海锋介绍,“出去一学期,一个年级田野考察课程支出要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很多学校经费并不充足。”

  专业发展不均衡制约考古学科发展。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其中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复。“有大量的文物正在一点点损坏乃至消失。一些青铜器,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修复,慢慢锈腐残缺,很痛心。”豆海锋说。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缺口的背后,是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博物馆专业等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余西云介绍,考古学是传统优势学科,理论研究、实践都比较成熟,而文物保护、博物馆等专业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匮乏。张东菊说:“很多文物发掘出来却没有人手整理、保护。”

  研究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不平衡日益凸显。考古勘探、测量、清理……这类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目前考古人才培养体系,更多侧重研究性人才。“在考古项目中,我们一般会雇佣临时技工,但是存在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刘国祥说。据了解,陕西等地的一些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考古技术人员,从事考古发掘、勘探等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行业需求。

  “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县市级文保单位尤为突出。不少中西部地区文保单位面临着“想要的人才招不来”的现状。西藏是我国重要的文物省区,文物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林辉介绍,该所要负责西藏122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但是目前全所只有28个编制,“我们曾调研过,要想工作全面开展,至少需要六七十人的编制。”

  环境艰苦、待遇偏低,也让不少文保单位人员流动性大。田野考古动辄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偏远的乡村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田野补助每天一百元左右,但一些地方近些年取消了补助。中部地区某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员工一入职工资只有两三千元,一线考古人员面临着理想和面包的选择。

  3.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从哪入手

  “2020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助理研究员。在考古学科,我经历了12年的培养。但在这12年间,身边却不断有人转行:有的是因为没能培养出学科感情,有的是因为待遇编制问题。我期待着这些困扰得到解决,也期待更多人投身考古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2008年考入南京大学考古系,从业半年)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离不开青年考古人才队伍的培养、壮大。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锻造出一支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考古人才队伍,专家学者纷纷建言。

  加强公众考古科普工作,为青年考古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基础。应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考古学、尊重考古学,培养更多青年热爱考古事业,进而增强考古工作的吸引力。而目前,活跃在一线的考古人多是凭借热情和责任进行考古科普工作,这种兼职的不稳定性,让考古事业难以长远可持续发展,亟须培养一批专业的公众考古人才。

  精准对接考古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应就考古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当前行业人才“家底”,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可在考古文物大省的职业技术院校,开设考古技术专业,培养一批紧缺型技术型人才。

  对于高端人才培养,豆海锋建议,可设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在相关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组建拔尖人才班,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和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培养,尽快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学等专业缺少高级人才的现状,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贯中西、知古鉴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家。

  补齐考古学科课程短板,推动田野考古资源共享。针对一些高校考古学专业没有统编教材的情况,刘国祥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组织一批编辑队伍,编写我国考古学科统编教材,展现我国百年考古成就以及学科发展情况。这有利于考古学各专业学生更充分地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展情况,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针对一些高校缺少田野实习条件,豆海锋建议,从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遴选实习基地给予重点支持,打通全国考古学科综合实习基地优势资源,促进各高校、各区域间考古学科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考古学科优势资源共享。

  加强政策倾斜和就业引导,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和学科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关心爱护考古工作者,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增加基层考古、文保部门编制,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员待遇,引导考古学等专业学生合理就业。适当提高考古人员野外补助,对考古学等专业在奖学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使考古学成为社会受尊重、发展有保障的学科,培养一批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备田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7版)

[ 责编:刘洋 ]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2020-12-04 12:56:55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