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中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全宝逝世

    2004年7月12日(农历2004年5月25日),中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全宝逝世。 郭全宝(1921年-2004年7月12日),中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北京人。1934年拜于俊波为师学习相声。建国后参与了传统相声的整理,并且表演了大量的新作品。曾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合作表演,常为捧哏,被称为“少郭爷”,有时也作逗哏或表演单口相声,如《捉放曹》,《借火》等,晚年常与罗荣寿表演双簧,还精通京剧、单弦儿、数来宝等多种艺术形式。 我国著名老一代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郭全宝于2004年7月12日17时50分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郭全宝1922年4月出生,在他11岁时即拜相声老艺人于俊波为师,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53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曾先后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合作表演相声。50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善演单口、捧逗俱佳。他表演的对口相声与合作者配合默契,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单口的表演更是幽默风趣,说表自如,模声拟态,惟妙惟肖,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中国广播艺术团方面表示,郭全宝同志的逝世使我们痛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是中国曲艺界的一大损失。 据悉,郭全宝逝世后,中国广播艺术团领导杨朴、张希和,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领导别闽生、刘全利,北京曲协领导李金斗、贾德丰等前往拜祭并探望了郭全宝的家属。据悉,郭全宝追悼会将于18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举行。 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说,郭全宝的逝世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在侯宝林的几个搭档中,郭全宝是最后去世的一位,他的去世意味着相声一个时代的终结。 郭全宝小传: 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1922年出生,北京人。8岁拜师王少云学习唱京剧丑角。11岁起在天桥平民茶园里与白全福等撂地演出化装滑稽双簧。期间拜于俊波为师学说相声,并与侯宝林、白全福等同台演出。14岁起辗转于京、津、济南一带表演相声。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1953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工作,先后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合作表演相声。擅演单口和闹活,如《捉放曹》《黄鹤楼》《耍猴》《借火》等。其中1957年由其逗哏的相声《好啊好》曾流行全国。晚年与罗荣寿合作表演双簧。 50多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擅演单口,捧逗俱佳。表演对口相声具有配合默契,感情充沛,语言生动等特点。单口的表演更是幽默风趣,说表自如,模声拟态,惟妙惟肖。单口代表作《借火儿》《抡弦子》《三近视》《吃饺子》等。 故事一: “门缝”里收来的弟子 昨天记者赶到郭家的时候,子女们都到八宝山办理追悼会的事去了,只有一个保姆和一位姓刘的先生在照顾老太太。刘先生自称是郭老的弟子,而且一直不愿让记者写他,再三追问之下,他才讲述了被郭老收为弟子的经过。 刘先生在眼镜厂上班,曾是一位运动员。1999年秋天,刘先生在老山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当裁判,住在清河宾馆。一天吃晚饭时,门头沟的一位裁判指着邻桌的三位老人说:“那不是赵世忠、郭全宝和冯志孝吗?”于是大家就过去打招呼,三位“大腕儿”十分随和,跟他们聊了一会儿。等大家散去后,刘先生又去找郭老聊天,两人聊得很投机,并互相留了电话和地址。 那时候郭老的身体还很好,刘先生请郭老给写两个字,郭老欣然提笔,刘先生见郭老没戴老花镜写字很不方便,就提出要送郭老一副眼镜儿。就这样,回城后,刘先生带着眼镜去找郭老,一老一少就这样熟了起来。 2000年后,郭老卧床不起,刘先生来得就更勤了。他来给郭老理发、按摩,陪老人聊天,帮家里做了很多事。郭老的儿子郭军说:“刘大哥比我这个儿子还强。”郭老太太觉得很过意不去,说非亲非故的麻烦人家不好意思。刘先生就开玩笑说:“那我就拜郭老为师吧,徒弟照顾师傅理所应当啊!”郭老当即表示这个徒弟收定了。郭老太太说:“你的关门弟子也有了,还能收弟子吗?”郭老笑着说:“我不是还留着一道门缝吗!” 郭老对刘先生说:“我躺在床上教你什么好呢?那就教你怎么做人吧!” 就这样,刘先生成了郭老的弟子。记者问刘先生从郭老那里学到了什么,刘先生说,按名气,郭老是“国宝级”的演员,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平易近人,颇有长者之风,他在郭老那里,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故事二:从来不做广告 郭老的儿子郭军告诉记者,郭老一生从来没做过广告,倒不是他反对做广告,而是觉得自己不了解的、没用过、不知道好坏的产品就向消费者推荐,是不负责的行为。有一次郭老练太极拳的时候,被人用摄像机拍了下来,然后有广告商找上门来,说希望用这段录像为某种中老年人保健品做广告,被郭老当场拒绝,还教育对方广告要实实在在,才能吸引老百姓,别光来虚的。 故事三:引车卖浆皆朋友 郭老生病前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98年到北京地质大学参加“曲艺进校园”公益活动。 据了解,郭老退休后经常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只要有人来请他就去给大家演出,而且从来不计报酬。虽然是“腕儿”,但老人没有一点明星习气,总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百姓。结果周围卖报的、卖冰棍的、卖菜的、修锁的全认识他,都喊他“老郭”,想和他合影只要喊一声,他就乐呵呵地和人合影。除艺术外,郭老最大的爱好就是交朋友。郭军回忆道,“文革”的时候郭老也受到冲击,造反派把他关起来,硬说他是国民党特务,让他说出“同党”,他愣是没有出卖一个朋友。 郭老生病住院期间,北京饭店的理发师朱师傅特意赶到人民医院,要求再为郭老理次发。朱师傅说他一直听郭老的相声,而且与郭老有过一面之交,特别佩服郭老平易作风。 生病住院期间,郭老享受专家级待遇,受到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但他总是很客气地对医护人员说:“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让你们受累了!”老人还说等病好了后,我一定来给你们演出,令医护人员十分感动。 郭老的弟子、子女都认为,随和是郭老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他能先后和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风格不同的多位著名演员合作,而且合作还很愉快的主要原因。郭军告诉记者,郭老外出演出时,还经常和一些业余演员配合,而且甘当配角。 故事四:“不可乐就可气” 子女们虽然没有从事曲艺工作,但经常听郭老讲曲艺的道理和艺术见解。郭军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相声,不可乐就可气。”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拿出高质量的“活儿”把观众逗乐,那么就干脆不要拿给观众,说相声绝对不存在既不乐也不气的情况,所以相声演员最不能混饭吃,一定要努力提高艺术水平。 郭军表示,在做人上,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感触最深的就是父亲说的“凭本事吃饭,先付出,后索取”,而且从不奢望什么。父亲还告诫说:“我的名声代替不了你们的努力。”所以他们在社会上一般都不提自己是郭全宝的子女。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