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星座 交友 视频 明星 新闻 NBA 足球 体育 美图 游戏 音乐 摄影 军事 笑话
社区 招聘 地图 美食 汽车 基金 两性 女性 法律 娱乐 时尚 彩票 宠物 股票 手机
购物 健康 银行 房产 儿童 旅游 大学 宗教 公益 考试 教育 外语 留学 科技 爱好
微博 电脑 桌面 招商 聊天 硬件 软件 建站 编程 邮箱 设计 数码 曲艺 棋牌 生活
QQ 二手汽车 生活助手 天气 直播 站长 婚嫁 租厂房 服务器 租赁 互联网 农产品 修理 搬家 UI素材
保洁 面辅料 牧业 出书 代工 物流 电影 电视 综艺 动漫 全知导航-八卦 秀场 减肥 美女 母婴
团购 特卖 家居 杀毒 手机应用 找加盟 找设计 找家政 众筹 找搬家 找代理 热门应用 找代工 找工作 找物流
找回收
顺昌大捷

    在881年前的今天,1140年5月20日(农历1140年5月3日),顺昌大捷。 在“收复失地”的口号下,兀朮起四路大军南下攻宋。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初三日,在“收复失地”的口号下,金国都元帅兀术尽起四路大军,向南宋发起了新一轮的战略进攻。 攻势之初,由于宋廷上下毫无准备,致使开封(北宋国都东京)、洛阳(西京)、商丘(南京)、长安、凤翔等重镇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尽陷敌手。受此鼓舞,兀术亲率十大万大军向淮西反向发展胜利。然而,这位金国名将没想到,他的好运在一个叫顺昌(今安徽阜阳)的地方戛然而止!在这里,兀术使劲了浑身解数,却丝毫奈何不得这座城不坚、池不深的小城。 在顺昌击败兀术的人,正是刘錡! 在顺昌击败兀术的人,正是刘錡! 刘锜(1098年―1162年),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静宁)人,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刘锜少年投身军伍,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其勇武之名连敌国的妇女儿童都知道。作为新任的东京副留守,刘錡尚在赴任的途中即接到了金人南下的消息。他判断兀术必然要首先占领东京,再而进攻顺昌。据此,刘錡果断进驻顺昌,准备在此阻止金军。 在接下来的那段日子里,刘錡凭借手中所拥有的“三大法宝”,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金国名将兀术。而这三大法宝就是: 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这支军队就是著名的八字军。 民族英雄岳飞曾是八字军首领王彦的部下 南宋立国之初,高宗皇帝赵构非但不思收复失地,反而一再向南逃迁。在这种国将破,家将亡的时刻,黄河南北的忠义之士挺身而出,勇敢地抗击金军。这些人多来自社会底层,像农民,溃军,小商贩,乃至僧人道士,“全民皆兵”。这些抗金义军得到了主战派著名将领李纲和宗泽的大力支持,不但发给他们钱粮,武器,还把部分人马编为正规军队。在这一背景之下,王彦和他的八字军脱颖而出。 王彦(公元1090-1139年),字子才,上党(山西长治)人。自幼读书练武,武艺超群,曾任过都统制一类的军官。靖康之难后,王彦的家乡太行山被金人占领。由于他此前在北宋末年的抗金斗争中表现优异。因此在1127年中,李纲派遣王彦率岳飞、张翼、白安民等七千将士渡过黄河,一举收复了金军占领下的新乡。在金军重兵反扑之下,王彦为保存实力,率领余部辗转退入太行山中继续战斗。由于王彦坚决抗战,金人对其非常忌惮,出了很高的赏格要活捉之。作为回应,王彦部下在自己的脸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八字军因此而得名。 八字军有力地牵制了金军的南下。 由于八字军将士作战勇猛,打得金兵心惊胆寒。据说,一位金军元帅曾召集手下开会,商讨如何尽快消灭八字军。这些人吓得一齐跪,哀求不要与之交战。就这样,八字军很快赢得各路义军的敬重。很快,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等率所部十余万人来附。随后,八字军以太行山为根据地,有力地牵制了金军的南下。后来,王彦被主战派大臣张浚推荐做了前军统制,带领部分八字军转战川陕地区。其余部队则由刘錡节制。 这次刘錡北上赴任东京,所带的一万八千人正是这些八字军将士。他们,成为这位名将赖以击败兀术大军的先决条件! 一个足智多谋的守城专家 这个人就是顺昌知府陈规,一位防御战大师! 如果没有陈规,顺昌保卫战或许很难打。 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山东安丘)人。早年曾研习《孙子兵法》,并谙熟公输般“九设攻进之机,墨子九拒之”的典故。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陈规出任德安府安陆县事。不久,金军大举南侵,迫近江南。由于德安为南北要邑,陈规决心以此为基地,抗击金人。为坚守德安城,他全力改造城池,创制管形火器,改进抛石机……不久,大股溃军九犯德安。陈规率军“九攻九拒,应敌无穷”。当时中原板荡,唯有德安城岿然不动。战后,陈规因功升德安知府及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史。后又改任顺昌知府。刘錡进入顺昌后,曾对陈规直言“城中有粮,则能与君守”,得到的答复是“城中有粟数万斛,勉同为死守计”。 事实上,陈规不仅为刘錡解决了“粮草先行”的问题。陈规更认识到,对于并不坚固的顺昌而言,若全面整饬既费时又耗力。为此,他从以下几大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巩固: 首先,着力打造一道包括羊马墙、外濠、主城墙、里壕、里城在内的多层防御体系,从而扩大了小城顺昌的防御纵深。 陈规为顺昌城打造了一道多层防御体系 再就是,将城池攻防战的要点——城墙予以重点加固。很快,原本为直角的城墙被削成了圆弧形以增大石砲的跳弹率;曾被敌砲攻击重点的角楼也不见了;在原本低矮的女墙内增修一道8尺(约2米5)的平头墙以保护守军不被敌箭射中;女墙上方悬挂笆篱等编织物以缓冲石弹的冲击力;在女墙和平头墙之间横贯的三道横木用以迟滞登城敌军的推进速度;将城门由一道增加为三道,城门外均筑有护墙;以前一门一楼的城楼也改变成了三重门两层楼的布置,这样宋军站在最高一层城楼,能够尽情发挥弓矢的远射优势。 第三,以砲对砲。在城内配置大型石砲,城头设置炮兵观察员以随时校正弹着点。 陈规的努力不仅增强了顺昌城的防御稳定性,更为主将刘錡在进行战斗决策时增添了一项战术选择。 一种致胜战法:依城野战、以攻代守 实际上,依托城墙进行防御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战法。 有了充足的粮秣和稳定的城防之后,很多人很自然地认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比较稳妥的战法就是:收集中兵力坚守城池。这种主张毕竟符合当时一般军人的做法,那时候的金军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但攻坚能力弱,其惯用战术是通过在野战中发挥骑兵的高速冲击力来击败对方;而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则经常依托城寨营垒进行后发制人的防御作战,以强弓劲弩和石砲等“远程火力”来击退来犯之敌。 出人意料的是,刘錡并未选择种稳妥战术,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战法:依城野战、以攻代守。 宋军依托城池,主动向金军发起进攻。 五月二十五日,金军悍将韩常和翟将军统兵渡过颍水屯驻距城30里的白龙涡。刘錡趁其立足未稳,派兵夜袭其营,斩获甚众。二十九日,三万多金军再次逼近顺昌。刘錡敏锐地捕捉到金军一大疏漏:虽来势汹汹,其营寨却不牢固。一番思虑之后,刘錡索性大开城门,搞得多疑的金人不敢轻举妄动。他还设法诱使金兵纵矢,从而缴获大量箭簇。当金人渐显疲态之际,城中宋军在“远程火力”的掩护下,猛打猛冲。狼狈不堪的金军向颍水溃退的过程中,多落水中溺死。六月初二,刘錡侦知金军已移驻城东拐李村,遂派骁将阎充率锐卒五百趁雨夜再次偷袭金营。这些人“折竹为叫,电闪则击之,电止则伏之”,见辫发者就砍。混乱间,金军自相攻杀,“积尸盈野”。天明后,金军残部边向后败退边向兀术告急。 首战失败彻底激怒了兀术,他亲率十万大军赶往顺昌。很快,宋将曹成等人前往金营诈降,诡称刘锜是个“只图逸乐,不懂战守”的纨绔子弟。兀术信以为真,加之眼见顺昌城垣简陋得简直能用靴尖将其踢倒。于是,他将攻城的鹅车、砲具等重武器留下,只率步骑兵轻装前进。六月九日清晨,金军趁天气凉爽发动猛攻,宋军坚守不战;待到午后酷暑难耐,金军力疲气衰,全线出击的宋军一举攻入敌营。人饥马渴的金军在败退过程中,许多人马又因食饮被宋军下过毒的水草而倒下。其后几日,金军移驻城西,欲施围困之计。然逢日大雨,夜袭又屡屡被宋军。战至十二日,不胜其烦的兀术率军退回开封。至此,顺昌围解。 顺昌保卫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就这样,刘錡凭借八字军的战斗力强劲、守城专家陈规的倾力相助和积极主动的战术,最终以不到两万人的兵力一举击败了十万金军。

TIP:您正在快照阅读,阅读更多点击

发布日期:

以上由全知导航为您整理呈现.删除请联系: info@404886.com     

网友观点:
马上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知头条立场。请理想发言,恶性发现将由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已为您加载完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 意见反馈